李世民冷哼一聲,看也不看這豆盧寬一眼。
“從此往後,倭國、百濟、新羅之事,禮部就不要多管閒事了。”李世民淡淡道。
此時可是貞觀初期,還未到盛唐時萬國來朝的景象。
因為禮部涉外的事其實並不多,若是少了新羅、百濟和倭國,這禮部除了某些胡人打交道之外,就真的無所事事了。
豆盧寬一臉無語,偏偏此時不敢反駁,只是忙道:“喏。”
李世民隨即道:“勝的叫黑齒常之,朕倒是知道陳正泰這個傢伙,身邊有個薛仁貴和蘇定方,很是厲害,只是這黑齒常之,卻是第一次聽聞,這陳正泰身邊,怎麼有如此多的驍勇之士呢?”
站在李世民身後的房玄齡便笑道:“陛下,其實……這也情有可原,這世上本就多的是人才,只可惜,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而已。陳正泰這個人,別看平日閒散,無所事事的樣子,卻頗能識人,這一點……倒是總讓人能大開眼界。”
李世民隨即點頭,不禁感慨道:“是啊,真的令人大開眼界。”
下一刻,李世民振奮起來:“朕將百濟之事委託給了陳正泰,就是不知這陳正泰經此一場比武之後,是否能將他所言的事辦好,若能辦妥,則就是利在千秋了。”
關於這一點,其實房玄齡等人早就有所耳聞了,正因如此,所以對於這等重大的國策變動,他們的內心是頗有些不喜的。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朝貢制度已經行之有年,這麼多年來,不曾有過什麼變動,藩國上了貢,朝廷則賜予足夠的賞賜,大家各自安好,彼此之間也不會滋生什麼事端。
可是……
現今這個做法,顯然可能會觸動到許多人的利益。
表面上,這是一種簡單的朝貢體制,可實際上,裡頭有不少如圖利的地方。
其實說穿了,任何規則背後? 都有利益的輸送。
比如……遣唐使來的時候,往往規模浩大? 如此巨大的規模,除了是送給皇帝的貢品之外? 其實還有大量關於本國的特產? 輸送給不少朝中的大臣。
可正因為是特產,乃是稀有之物? 其實這玩意還真是挺值錢的? 一柄千錘百煉,最上等的倭刀,可謂是價值連城。
可一旦似陳家這般? 要求直接開商路,結果就不一樣了,這意味著大規模的進行交換,互通有無? 那麼原本珍貴的寶物? 因為大量的輸入? 也就變得不值錢了。
禮部尚書豆盧寬反對這樣做? 不是沒有道理的。
當然……現在陳正泰聲勢正大,陛下又特立獨行,自然也就無人敢反對了。
而對於房玄齡而言,這樣也沒什麼不可的,改就改吧,嘗試一下,也沒什麼不可的。
…………
此時,心情很好的陳正泰,已將三個遣唐使請到了公府上。
他開口便很客氣:“哎,這一戰,真的贏得僥倖哪。”
犬上三田耜臉一紅,竟一時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