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唐朝貴公子> 第二百八十一章:滅門破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八十一章:滅門破家 (1 / 5)

李世民在這宋村呆了兩個時辰。

群臣大抵都已看過了,許多人都默不作聲。

也有人若有所思的樣子。

某種意義而言,這蘆花村和宋村所看所聞的截然不同,實在是太令人震撼了。

有些時候,這等直觀的對比,是最動人心的。

這百官之中,起初是嫌惡陳正泰,認為陳正泰不過是延續了當初西漢時武帝的策略而已,武帝打壓豪強,窮兵黷武,可百姓們也困苦,雖是創造了無數的豐功偉績,可在世族們看來,卻是不認可的。

儒家在南宋之後,逐漸走入極端,可在這個時代,百官之中的許多儒學出身的世族子弟們,或多或少還是有建立功業的渴望。

天下戰亂了這麼久,百姓們流離失所,無數人慘死,這些懷有抱負的人,自然也就滋生著匡扶天下的心理。

這也是大唐與天下其他諸國們最大的不同之處。在這裡,因為儒學的影響,它鼓勵著無數讀書人入世,即所謂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即是說,有能力和身居高位的人,理應匡扶天下,這是使命。

因而,不少人低頭,默然無語,他們顯然內心是極複雜的,他們一面似乎欣慰於宋村的改變,同時對於蘆花村的悽慘感到揪心。

另一方面,他們很清楚,想要有更多的宋村,那麼世族就將要失去很多。

其實……世族未必是根基動搖,可利益一旦失去,可就彌補不回來了。

一個是家,一個是國,一個是自己,一個是蒼生。

因而眾人無言,此時沒人有心思去彈劾陳正泰了,或者說,沒人想要去挑釁揚州都督府,有的……卻是天人交戰,是內心的道德和正義,與私利之間的彼此鏖戰。

李世民心情很好的上了車輦,靠在車輦中的軟墊上,他命陳正泰上車陪駕,默默坐著,似乎腦海中,想起了那叫宋阿六的許多話,一時又是欣慰,又是感慨。

李世民是個感情豐富的人,想著想著,禁不住無言垂淚。

良久,他才嘆了口氣道:“朕想那蘆花村百姓,實是淒涼,辛勤耕作卻不能飽食,勤懇持家卻需揹負債務,生兒育女,卻只能將這兒女賣身為奴。”

“而朕錦衣玉食,人人都稱頌朕的賢明,可是這賢明,竟與他們無涉。這樣的天下,便是讓大儒們念一千遍海晏河清,又有什麼用呢?揚州新政雖只是開始,卻令朕欣慰,正泰,你辛苦啦。”

陳正泰便謙和地道:“學生哪裡敢說辛苦,論起收稅,這是越王李泰的功勞,若非是他剛正不阿,行事果決,世族豈肯就犯?至於施政,也多是一個叫婁師德的功勞,此人辦事滴水不漏,從沒有疏失。至於各縣的官吏,這些日子也都還算勤勉,沒有出現什麼大的岔子。”

“其實……大家肯盡心,還是因為恩師的緣故啊,恩師垂愛百姓,而這天下,豈會缺少那些能人志士呢?這些人,都有匡扶天下之心,漢時可以出班超,可以有張騫,我大唐難道會少嗎?學生以為,這些人,統統都要賞賜,至於學生,在這揚州,也不過是閒雲野鶴而已,成日遊手好閒,反倒礙事。”

李世民深深地看了陳正泰一眼:“你當真是這樣想的?”

“便是這樣想的。”陳正泰很認真地回答:“倒不是學生有什麼高風亮節,而是行大事,就必須得有一批肯跟著一起披荊斬棘之人,就如恩師一樣,恩師不能靠一個人治天下,至於學生,才能平庸,讓學生出點主意倒是可以的,可要真正細緻去做事便難了。學生的唯一長處,不過是沾了恩師這個天子門生的好處,因為有這個身份,所以才可讓大家放心去做事,不必擔心做了事沒有回報,也不擔心他們因為做事而被指責。”

李世民頷首,他認同陳正泰的話,因為這傢伙確實有點懶,可是有一點,他卻做得很好,那便是想盡辦法去保護他身邊的人。

“朕也一樣。”李世民道:“所以,你和這些人,放心大膽地去行事吧,天塌下來,往後朕來頂著。”

陳正泰道了一聲恩師聖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