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泰這話題轉得有點快,不過李承乾倒沒有感覺不妥。
聽陳正泰問起這個,李承乾不禁樂道:“是啊,父皇為此,連發了幾道旨意,三省這裡,可是費了老大的力,甚至還在東市和西市設了五均官。將這長安分東西市,設令,各市有長,令、長皆兼司市,還說要下設交易丞五人,錢府丞一人。就是為了平抑物價之用的。”
陳正泰聽了,不禁瞠目結舌。
臥槽……
東市和西市都派駐官員啦,自己竟還不知?
這手段,難道不是東漢的時候,王莽改制的手腕嘛?
借官方平抑物價,監督商人們的交易。
房玄齡和杜如晦……居然這樣玩?
不過細細想來,他們如此做,也並不多奇怪的。
這二人,你說他們沒有水平,那肯定是假的,他們畢竟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名相。
可他們的才能,來源於兩方面,一方面是借鑑前人的經驗,可是前人們,壓根就沒有通貨膨脹的概念,哪怕是有一些物價飛漲的先例,先人們平抑物價的手段,也是粗糙無比,效果嘛……天知道。
而另一方面,則來源於他們自身的經驗。
從前的天下,是一潭死水的,根本不存在大規模的商業貿易,在這個糧本位的時代,也不存在任何金融的知識。
你讓房玄齡和杜如晦去賑災,他們在行,讓他們去管理訴訟,他們也有一把刷子,讓他們勸農,他們經驗也還算豐富,可你讓他們去解決眼下這個爛攤子,他們還能怎麼樣?
陳正泰一臉悲哀,而後看了一眼李承乾:“結果如何?”
李承乾就樂呵呵地道:“房相和杜相倒還算是頗有才幹的,物價……至少勉強平抑了下來……嗯,這個月,布匹的價格,只漲了三個銅錢,比從前好了一些……”
陳正泰:“……”
這算聊勝於無?
“那麼恩師呢?”
“父皇?”李承乾不由道:“父皇自然是還不夠滿意的,再三催促,要拿出更可行的辦法。”
陳正泰笑了笑道:“那麼師弟認為,這樣的做法行得通嘛?”
“我哪裡知道。”李承乾搖了搖頭,苦笑道:“不過看著……還成……這不是物價平抑下來了嗎?”
陳正泰繼續微笑:“我覺得師弟應該上一道奏疏,就說這個辦法……肯定不成。”
“為啥?”李承乾愕然地看著陳正泰。
陳正泰卻是很認真地道:“不為什麼,不成就是不成,師弟信不信我,我可是為了你好啊。”
這話就說的有點令人感覺可信度不高啊,可是看著陳正泰認真的表情,李承乾覺得陳正泰是從沒有坑過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