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所震驚的不只是這個當年自己身邊的侍衛,現在卻和侯君集私下通訊。
且是這劉瑤的書信之中,多有一些出言不遜的內容。為了恭維侯君集,甚至說侯君集功勳甚大,即便封王,亦不為過。
朝廷封不封王,顯然不是劉瑤可以議論的。
而且此人還在給侯君集的書信之中說太子殿下並不聰明,妄議李世民倘若駕崩,太子克繼大統,理應是侯君集效當初孔明的故事。
這一下子令李世民大怒,當初蜀漢風雨飄搖的時候,劉備在白帝城託孤,將劉禪交給了諸葛亮。這侯君集居然做這樣的痴心妄想,還想做丞相不成?
當然,最可惡的是這劉瑤,當初受李世民如此的欣賞,從一個侍衛平步青雲,誰料他還是不滿足,想要依靠攀附侯君集繼續在軍中獲得高位。這些妄議宮中的話,和謀反已沒有任何的區別了。
李世民擱下了劉瑤的書信,隨即又取一書信,開啟,裡頭許多給侯君集寫信的人,大多數,李世民竟都有一些印象。
這些人要嘛已成為了都督,要嘛是將軍,要嘛是校尉,甚至還有少許的文臣,對於侯君集的吹噓,可謂是竭盡全力。
李世民倒吸一口涼氣,後頭的書信,他已不願拆閱了。
李世民抿著唇憋了半響,才嘆了口氣道:“朕心涼透了啊!劉瑤、武陟等人俱在何處?”
張千立即道:“都在關外。”
李世民虎目一閃:“侯君集的惡行,已是罄竹難書,而這些人……無一不是為虎作倀,朕召侯君集幾次,他都不肯班師,顯然……侯君集別有所圖!倘若這侯君集要反,只怕這數萬將士,要嘛與他一樣狼子野心,要嘛被他所矇蔽。這是三萬鐵騎啊,乃我大唐精銳,一旦生變,則萬劫不復。快,快修書一封給陳正泰,告訴陳正泰……可能要出事了。傳旨,傳朕的旨意,兵部立即調撥兵馬,朕要李靖立即給朕湊齊一萬精騎,朕要即刻出關。”
李世民的語調很急,因為他已意識到了一個可怕的事。
或許這只是某種預感。
可是侯君集這個人,竟然已是罪惡到了這個地步,那麼……就要做好最壞的打算了。
對於李世民而言,這天底下能制衡侯君集的人不多,李靖是一個,而他李世民是一個,至於其他人……誰能是侯君集的對手?
這侯君集確實是個帥才,那麼……只有李世民親自出馬了。
張千聽罷,不禁詫異道:“陛下……這……”
“少囉嗦!”李世民毫不猶豫地道:“事情緊急,已容不得耽誤了。”
“陛下啊……”張千哭喪著臉道:“陛下萬萬不可意氣用事……”
李世民此時是一點耐心都沒有了,勃然大怒道:“這侯君集乃是朕一手親自栽培出來,此等人若是要為害,天下誰可制之。此時就要趁此機會,立即將他剪除,如若不然,無異於是養虎為患。”
張千依舊憂心忡忡地道:“可是陛下只帶一萬精騎……”
李世民冷笑道:“朕為先鋒,命李靖為後隊,朕先率隊奔襲,大軍在後即可。”
李世民此時只想到一件可怕的事。
侯君集是個人才,而越是人才,這樣的人手裡掌握著兵馬,又在關外,一旦他察覺到不對勁,那……勢必要反。
那麼造反之後,首先就是襲擊天策軍還有陳正泰,控制西寧和高昌,甚至是朔方。
若是等到噩耗傳來,朝廷才有舉動,那麼侯君集大勝之下,控制關外,這就給了侯君集修整和壯大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