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乃是兵部尚書,此時覲見,定是有重要的軍情了。
李世民聽罷,振作精神:“宣李卿覲見。”
過不多時,李靖便入殿。
朝李世民行了個禮:“陛下………”
李世民看著李靖,面帶微笑:“卿家何事覲見?”
李靖面上帶著輕鬆之色,隨即道:“高昌……降了。”
“降了?”李世民一時詫異。
三個月……
還差七日。
就在這個時候,高昌國竟是降了!
這顯然是有些說不過去的。
李世民難以置信地道:“訊息可準確嗎?朕聞高昌國主歷來桀驁不馴,理應不會輕易乞降。”
訊息來的太快了,事先也沒有任何的徵兆。
畢竟就在此前,高昌國還做出一副要負隅頑抗的樣子,哪裡有半分降念?可可轉過頭,卻突然投降,這甚至讓李世民覺得其中有詐。
李靖正色道:“陛下,這絕非是空穴來風,就在高昌國降的前兩日,高昌國的金城縣發生了判斷,叛亂計程車兵,殺死了金城司馬,此後……叛亂開始蔓延諸郡,那高昌國主,想來是看到大勢已去,於是不得已之下歸降了。”
金城叛亂……
李世民頓時明白了:“此乃天佑大唐啊。”
你說怎麼就這麼巧,就在這節骨眼上,金城怎麼就發生叛亂了呢?
李世民不禁為之大喜:“若能化干戈為玉帛,這是再好不過了,只是……金城何故發生叛亂,這一點,你知道嗎?”
李靖搖頭:“臣……這裡沒有任何的徵兆,反而是侯君集送了大量的訊息來,都是說戰事一觸即發,又說高昌國如何的狂妄,對大唐如何的無禮,這個時候,侯君集的兵峰已至西寧,現在是磨刀霍霍,正待要拿下高昌呢?”
李世民不禁嘀咕起來:“莫非是因為侯君集的三萬鐵騎起了作用?”
古代的路途遙遠,交通多有不便,一個訊息,隨便都要傳送好幾日,對於高昌的情況,朝廷可謂是一無所知。
李世民揹著手,來回踱步。
他皺眉,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這些隻言片語的資訊,立即讓他猜測了幾個故事的版本。
卻在此時,有宦官進來稟報道:“陛下,銀臺急奏,陳正泰與侯君集都來奏報了。”
李世民隨即道:“統統取來。”
李世民先看陳正泰的訊息,開啟奏報,裡頭大抵的記錄了關於金城謀反的經過。
李世民看過之後,忍不住感慨道:“原來如此,倒是可惜了這突厥的騎奴,此人當好好的撫卹,倒是可惜了。金城軍民百姓義勇,此次立了大功。”
而後又看過陳正泰事先派了崔志正前往高昌勸降,李世民不禁失笑:“一個國公……而已……”
是啊,堂堂高昌國主,居然一個區區國公便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