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這個尊號,其實與皇帝這個稱呼相比,是差一些的。
不過若是大食和波斯等國,紛紛尊李世民為天可汗,這便足以稱得上是一個爆點了。
畢竟,這是歷朝歷代所未有的事啊。
若只是降服突厥各部,固然可喜,可也並不算什麼多超然。
而今,卻是不戰而屈人之兵,還是這麼多個國家,這含金量,自然就水漲船高了。
李世民果然面露大喜之色,這真可謂是驚喜了!
對於這樣的尊號,他自然是欣然接受了。
下頭的群臣個個默不作聲,心裡卻暗道這陳正泰當真厲害,似乎什麼東西,都能被這個傢伙玩得似花一般。
李世民心裡高興不已,不過表現出一點謙虛還是要的,所以面上故作沉吟道:“天可汗?這樣妥當嗎?”
那百濟國遣唐使便立即道:“普天之下,非陛下不可,下臣人等,伏請陛下能夠接受。”
而後,其他遣唐使也隨百濟國遣唐使繼續行禮。
李世民只好嘆了口氣道:“既如此,朕也只好勉為其難了。”
接著,李世民便命張千唸誦國書。
這國書之中,除了請上尊號之外,便是請求互市,希望大唐與各邦之間,保護商賈往來。
在此基礎上,締結商貿上的細則,以備各國之間,能夠有一個統一的商業規範。
除此之外,便是各國名義上確定彼此盡力用鐵路聯通。並且……希望大唐能夠推舉出一個德高望重之人,主持商貿裁決事宜。
商貿的細則,其實倒也好理解,無非是大家一起制定一個律法,彼此遵守罷了。
而修鐵路,只算是彼此的意向而已,大家定了一個意向,至於到時候修與不修,就則是另一回事了。
而真正利益相關的,還是推舉出一個德高望重的人進行商貿的裁決。
畢竟,商貿的細則即將要推出,可是有了一個律法,卻總需要有人執行吧,若是不能執行,那麼這個律法要了有什麼用呢?
一個沒有執法權的律令,不過是一紙空文而已。
因此,選出一個大家都可信服的人來主持這件事,那就再重要不過了。
只是這個人……卻需‘德高望重’,那麼人選顯然就比較狹隘了。
畢竟……大唐德高望重的人並不多。
即便稱得上是德高望重的,也大多已成了宰相。
當然,這個德高望重的人,還要懂得和各國打交道,那就更加難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