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隨即又發詔令,下令各路緊急攻打遼東郡諸城。
顯然,李世民的心情是很急迫的。
之所以這樣不吝傷亡的急攻,是因為此時正好天策軍分擔了大量的壓力,遼東郡正是最空虛的時候。
倘若高句麗的精銳自國內城前來救援,那麼這一次,此戰的勝負就難以預料了。
高句麗人佔盡了天時地利,而李世民徵發的大軍並不多,規模遠遠及不上當初隋煬帝討伐高句麗時期。
何況這樣惡劣的天氣,如此長的戰線,戰爭拖延一天,對於大唐的錢糧和士氣消耗極大。
當初他檢討過隋煬帝的得失,最後得出來的結論便是,對付高句麗,只能速勝,若不能速勝,則會陷入僵局,在這樣惡劣的天氣裡,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高句麗人龜縮於一座座的城池和關隘,唐軍雖是連續拔了三四個城池,可這遼東郡依舊還在負隅頑抗。
在一連攻勢之後,大唐的將士已顯出了疲態。
當然,這也可以理解,大家實在受不了這惡劣的天氣。
李世民回到了御帳,李靖已率中軍和李世民會合。
於是在大帳之中,李世民穩坐,隨即對李靖道:“各部現下如何?”
“陛下。”李靖眼眸中露出堅定之色,咬牙道:“若是給臣半年時間,臣一定拿下遼東諸郡。”
半年……李世民點頭,這和他自己的評估差不多。
當然,拿下了遼東並不算是成功,接下來至少還需花費一年半載的時間,南下跨越白山和黑水河,乘勝追擊,徹底滅亡高句麗。
“只是將士們禦寒的衣物,還是太稀薄了。許多將士,實在受不了這遼東的寒冷。”李靖道:“不少將士,一到夜裡,便被凍得僵硬,因此而受風寒者,也是不計其數。這些高句麗人,十分頑強,陛下要做好長久作戰的準備。”
李世民點了點頭道:“朕會命房玄齡人等,想盡辦法,調撥禦寒衣物來,哎……”
他還是低估了這寒冬中的遼東。
不過……好在現在大唐大量的產棉,可以緊急的採購,想盡辦法調配到各軍之中。
十幾萬大軍,在這白山黑水之間,凍僵的土地裡,面對一座座堅城,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李靖的心情倒還算不錯,他已制定出了一個詳細的計劃:“下一步,臣以為,理當集中兵力攻打安市城,只要拿下安市城,便可切斷遼東與三韓之地的聯絡。只是……這安市城有重兵把守……臣這裡需要足夠的弩箭,就是不知……火炮運來了沒有……”
李靖就好像一個吞金的怪獸,他所有的計劃,其實都是兩個字……要錢。
遼東郡可以徐徐攻打,可為了防止三韓之地的高句麗人馳援遼東,那麼就必須直接深入,拿下遼東和三韓之地的重要節點安市城。
其實從地理上來說,遼東和三韓之地之間,是有一道山脈的,在這個時候叫做千山山脈,而在後世,則為長白山脈。
這裡山勢連綿,對於唐軍而言,安市城就是這山脈的重要節點,相當於是關中的虎牢關一般的存在。
由此可見,在這殘酷的環境之下,要奪取這樣的城塞,有多麼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