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對於高高在上的高建武而言,這都不過是小事而已。
當務之急,是要將這些花費了大價錢換回來的甲冑花到實處。
赤峰鎮乃高句麗國都國內城附近的衛城,因為屬於國都的門戶所在,一直都是軍事重鎮。
而此時,這裡已是人馬為患了。
一隊隊的民役被徵募了來,而王琦就是其中之一。
王琦乃是漢人,不過早在漢朝的時候,他的家族便在此繁衍了。
那個時候,他本是大漢樂浪郡人,再到後來,高句麗建國,從八世祖開始,王琦便是高句麗人。
在這高句麗,漢人的人口占據了近半,自然而然,也不會有人在乎自己的血統。
王琦家裡有父母,還有一個兄長,算是薄有家資,因為有四十多畝地,還養了一頭馬,生活其實還是過得去的。
不過說來也奇怪,突然地方上的道使拿了票牌下鄉,開始徵糧。
王家上下一臉狐疑,要知道,這糧早就交了的,怎麼轉過頭又來收糧了呢?
不過差役們顯然並沒有太多的耐心,只是開口道:“道使催促的緊,若是不在限令的十日之內將糧收上,我等要受罰,你等也是有罪,今日你等必得交糧出來。”
這糧食秋收的時候,該繳的是繳了的,家裡的餘糧,除了一些糧種之外,便只剩下家裡老小的吃食了。
且這次來徵糧,用的卻是馬料錢的名目,而且氣勢洶洶,來的又急,王琦的兄長脾氣壞,自然不肯,當日便被拉去打了一頓,而後差役們便直接動手去搶。王琦的母親哀嚎著,父親哆嗦著,最後還是乖乖地將糧交了去。
要知道,大兒子還捱了打,在獄中待著呢,倘若不交出糧來,只怕這兒子都要沒了。
這糧前腳剛收上去,誰曉得差役過了幾日,竟又來索馬。
王家這匹馬,本就是駑馬,沒什麼氣力,只作為畜力用的,是一家人最值錢的財產,可那些差役去了馬棚,牽了便走,只說徵用,將來遲早要送回來。
那王父氣得心疼得厲害,說是會還,誰曉得何時能還。
只是……這等事,是不講理的,那些差役,個個如狼似虎,他們只是平常百姓,哪鬥得過?
而事實上,差役們也是急了,上官催促的緊,若是錢糧和額定的牛馬不夠,道使也要受罰,於是這道使自然有了嚴令,若是不收來足夠的數目,自己被罷黜之前,便先將這些差役打一頓,而後再治他們的家人的罪。
這王琦的父親,氣的一病不起,差役們也絲毫不體恤,又見王家有兩個兒子,非要拉著去徭役不可。
王琦的母親只拉著死也不肯讓兄弟二人走,最後還是拿出了家裡最後一丁點的積蓄,賄賂了差人,才讓王琦的兄長留在了家中。
而王琦就沒有這樣的幸運了,有兄長在家中照料父母,耕種土地,而他……自然而然也就被抓了去,進入了赤峰鎮服役。
這一路上,可謂苦不堪言……幾乎沒有什麼吃喝,沿途七十多個同鄉的壯丁,病死了兩個,逃了一個,還有十幾個……也不知是不是餓死的,反正人倒下,便再也爬不起來了。
押著他們的官兵,手中提著鞭子,一次次的告誡,誰若敢逃,便要禍及家人。
王琦萬萬想不到,災禍居然a會這樣的臨頭。
只是對於他這樣的人而言,此時已是上天無路,下地無門,等千辛萬苦的到了赤峰鎮的時候,他已是餓成了皮包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