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意外之處就在於,現在天策軍已經證明了重騎的厲害之處。
按理來說,朝廷並不缺錢,莫說是兩萬新兵全部裝配重騎,就算是再招募五萬人,也完全能夠承擔這樣的開支。
沒錯,有了錢,李世民就是有底氣。
可既然已經確認了重騎的強大戰力,可為何卻還反其道而行呢?
李世民想不通。
至於張千的添油加醋,李世民不想去理會,或者說……他更關心的,恰恰是這最根本的問題。
“天策軍那裡,沒有人反對嗎?那薛仁貴,不是歷來犟得很,他不是騎兵將軍,怎麼會不出言反對?”
“奴……也不曉得私下裡反對了沒有,可明面上,卻是大氣不敢出。陛下是不曉得,這龜國公薛仁貴是不敢明面上頂撞朔方郡王殿下的。”
李世民不禁啞然失笑,薛仁貴也有裝孫子的時候?
李世民想了想道:“或許陳正泰自有他的主張吧。他乃是都督,朕也不好干涉,不是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嗎?雖然這傢伙還在長安,可朕也不好指手畫腳。”
張千便笑呵呵的道:“陛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令奴欽佩。”
李世民搖搖頭苦笑道:“話不是這樣說,只是陳正泰這樣做,肯定有他的道理罷了!天策軍若是不要重騎,那麼朕自個兒來,讓人去採買重騎的鎧甲,令金吾衛抽調精壯,操練重騎。”
張千不曉得為何陛下對那陳正泰如此縱容。
可細細一想,人家功勞確實不小,於是心裡便忍不住有幾分感慨起來。
……
研究院針對當下的火槍,已經進行了許多次的改良。
火器的研究員,幾乎有專門隨軍的,需記錄每一次操練和作戰之後的資料,而後回到研究院中,針對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調整。
無論是選材,還是火藥的填裝量,包括了精度,還有射程,在積累了無數的資料之後,這火槍已經改進到了第四代了。
當然,此時依舊沒有突破性的進展。
不過是技藝水平以及一些火藥的提煉,還有彈丸的一致性上做功夫。
鋼鐵作坊裡的人都曉得,最好的鋼,幾乎都是用於火槍和火炮的製造的,製造的人員也知道,這玩意要求的一致性很高。
這和尋常的刀劍不一樣,刀劍有一些偏差,也不是不能用,可若是火槍稍有一點差池,就會有炸膛的危險。
在確保不炸膛的條件之下,裝填入更大威力的火藥,大大提高火槍的裝填速度以及射程,確保精度,乃是如今研究院需花費大量功夫的問題。
掐指一算,距離陳正泰和李世民的約定,已經五個月功夫了。
這五個月來,似乎什麼都沒有發生,一切都風平浪靜。
遠在百濟的長孫衝,似乎已經做好了準備,迎接一批新的貨船,而這一批貨船,規模比之此前要大得多。
這真真是讓長孫衝捏了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