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在平日倒也罷了,可今日出宮,見了無數面黃肌瘦的百姓,李世民心裡滿是感觸。
何況……又想到自己的弟子出人出力,為了幫助朝廷賑災,可謂是傾盡家財。
可反觀自己的繼承人,當朝的太子呢。
看著李承乾耀武揚威的樣子,李世民一時竟是羞愧難當,當著這麼多大臣的面,這不是教子無方嗎?
太子年紀已經不小,已經不能再稱作是孩子了,他這個樣子,將來還怎麼克繼大統呢?
。
李世民憤恨難平。
想到自這個孩子出生,自己對他投入了多少的精力,可今日卻得到如此的回報。
尤其是聞到那一陣陣雞的香味。
吃了幾頓粥的李世民更是氣不打一出來。
其實太子現在的名聲還算不錯,大臣們都稱讚他‘仁孝純深’,當然他畢竟是太子,誰敢說太子殿下不仁不孝來著。
可總體而言,李世民對李承乾是較為滿意的,他唯一的擔憂,便是太子生長深宮,百姓艱難,都不聞見。
而今日……這憂慮終於變成了現實,看著無數衣衫襤褸的百姓之中,太子一身錦袍鶴立雞群,得意洋洋的對流民們頤指氣使,百姓們粥都喝不上了啊,可是這個孽畜,竟在此吃雞!
身後群臣都有些慌了,面面相覷,他們自覺的自己不該來,更不該看到這樣的場面。
隨之而來的幾個東宮屬臣也慌了,這幾人,都是當世的大儒,文名天下,有陸德明、孔穎達、于志寧、杜正倫人等,眼見此情此景,又想到太子許多日子沒有去東宮聽他們講授學問了,原來竟在此處,他們又羞又愧,一個個不禁臉紅,連耳根也紅了,陸德明率先拜倒,熱淚盈眶道:“臣……萬死之罪!”
以往陸德明與李世民見禮,不過是拱手作揖罷了,今日他自知自己管教無方,罪孽深重,便行了叩拜大禮。
其他幾個東宮屬官也不再猶豫,紛紛效仿,個個垂頭喪氣,面如死灰。
李世民磨著牙,他努力使自己心情平復。
可畢竟是馬上得天下的天子,這時候無法忍受了,終究暴跳如雷,回頭……見身後的侍從佩著刀,唰的一下,將這侍從腰間的佩刀拔出來,目露猙獰之狀。
這刀一拔出,鋒芒畢露,那刀尖的鋒刃在熾熱的烈陽之下,寒光閃閃。
似乎……
李世民覺得刀太鋒利了,又唰的一下將這刀塞回了侍從的刀鞘,左右四顧,見宦官打著一杆鸞旗,於是便從宦官手裡搶過了鸞旗,將旗上的錦布一卷,提著旗杆子,變成了一根長棍。
陳正泰見李世民要拔刀,嚇著了,立即隱在群臣裡頭,大氣不敢出。
可等李世民換了一根長棍,心裡才長長舒了口氣,還有救,於是立即大呼:“恩師,不要啊,不要,請恩師聽學生…”
群臣這才反應過來:“陛下……不要啊……”
陸德明等人更是要昏厥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