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冰河時期,和太陽的黑子的活動有很大的關係,這太陽就是一個大火球,上面有燃燒著一種物質,有的燃燒的快,好一些,所以,這太陽就發出的熱就很大,很多,這樣的時間持續很長,有幾百年,有的持續一千多年。”尚武這樣說到。胡昭有些驚訝,或者說,這樣的學說,他從來沒有聽說過,這些好像都是尚武親眼看見的一樣。
“但是有的時候,太陽也很懶惰,燃燒的速度,以及程度就不及平常年份,這就意味著地球,也就是咱們這大地,接受的熱量不足,這熱量不足,大地接受的熱量就不足,這樣一來,就會影響到地球。”尚武這樣說到。
“地球,長官啥叫做地球?”黑子這樣問到。
“嗯,就是咱們的大地,是一個球體,很大,很大的球體,等以後,我做個叫做天文望遠鏡的東西出來,讓你看看,你就知道了。這件事情暫時就這樣。”尚武不能讓自己的手下給打叉下去。
“哦。”黑子撓頭答應下來。
“這地球啊,很多地方是大海,這降雨,大部分來自大海地區,這熱量一少,這水蒸氣就少,這水蒸氣就少了。這天上的雲就少了。這雲少了。降雨就少了。這乾旱少雨,自然災害就不少了。”尚武這樣說到。
“是啊。說的好像很有道理,是啊,最近這幾年的光景不是如此嗎?咱們莊戶人家最知道這些了。收成減少,朝廷的賦稅卻沒有減少,如此一來,天時不如也。”一人搖頭無奈的說到。
“是,是,就是。”很多人憂心忡忡到。
“長官,這光景,是不是持續到幾百年啊?”張立忽然想起尚武說過這會持續幾百年。一想到這裡,他們就緊張的很。
“對,持續幾百年之久。”尚武這樣說到。一聽這樣的答覆,所有的人都嚇了一跳。就連拿胡先生也坐不住了。他想起來,仔細的詢問一下,但覺得貿然詢問,感覺十分的唐突,這樣的言論很可怕,而這位將軍如何得知?這讓胡昭都感到十分的焦急了。
這正是尚武所希望達到的效果,小冰河時期,尚武曾經研究過這樣的資料,根據竺可楨中國氣象史資料顯示,中國經歷四次小冰河時期,而三國兩晉。正好處於第二次小冰河時期。而且每次,都會造成大規模的人員傷亡,以及人口流失,不可謂不痛心。
“靜一靜,靜一靜,我光說這些,大家還不夠,可能不相信這些,但是,一些事實是可以說明這樣的問題的,比如,在之前的歷史,殷商末年到西周初年這就是一次小冰河時期,北方氣溫減低,天氣乾旱,糧食減產,社會將會眼中的動盪不安,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超過幾十年,甚至是更久。這樣動盪不安的社會,就會造成很大的損失。”尚武距離說到。聽到這裡,胡昭也開始默默的點頭了。因為那段歷史誰都很清楚。
“是啊,我聽老輩見,姜太公好像就是那個時期的,那時候,好像正是武王伐紂的時期了。”一名看起來很有見聞的老班長這樣說到。其他人一聽,時間對上了。隨後他們有開始擔心下來了。因為接下來幾十年這可能社會要動盪不安了。
“這,長官,這可如何是好啊?”更多的人擔心的問道。
“不要著急,殷商末年的那次,中國不是也這樣過來了嗎?只不過,社會劇烈的動盪,會有很多人死亡。人口銳減,糧食產量就會迅速的減少許多,在這樣的情況,我們該怎麼辦?”尚武這樣說到。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災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禍,如果當今政府,能夠拿出積極向上的態度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並不是很可怕,但可怕的是,政府根本管不了這些。怎麼辦?唯一的辦法就是我們自救,我們自己團結起來,自己解決這個難題。我們應該記住,團結起來,人定勝天。”尚武這樣說到。
“對,團結起來,人定勝天。”黑子第一個站起來揮舞手臂大聲的說到。
“團結起來,人定勝天,團結起來,人定勝天。”這是一種氣勢,也是一種決心。
“不知將軍如何籌措糧食?”胡昭在會議結束之後找見尚武問道這樣一個問題。
“這個,這樣說,這個世界很大,大的我們可能一輩子都不太可能到達很多地方。”尚武這樣說到。
“小冰河時期,對中國的影響是最大的,因為中國是季風氣候。降雨主要來自東南季風的影響的。但如果我們把土地擴張到中原以外的地區,這個情況就可以很好的解決了。可能到時候我們會有另外一個煩惱,那就是,糧食太多,人口太少。”尚武笑著這樣說到。
“當前?”胡昭問道第二個問題。
“當前,當前的問題在於,如何集中土地,如果分散耕種的話,個人能夠承受天災風險的可能性很低,但是,如果有了國家,有了政府這樣的保證,我想問題就可以解決一部分。畢竟,人的力量,聚集起來還是很大的。農業銀行,就是在這樣的一種構思下建立起來的。中國是傳統的小農經濟。他的土地都是分散的。而且土地集中,這是一種趨勢,是不可違抗的。”尚文這樣說到。實際上,中國歷史在一直兜圈子,或者是說,自己在旋轉而沒有走出這樣的圈子。在一個朝代開始的時候,土地都是分散的,而隨著朝代的演變,以及時間的推移,土地開始慢慢的集中,到了一個朝代的末期,土地兼併極為的嚴重,比如東漢末年就是這樣。因為土地資源集中在了少部分手中,而其他人得不到資源,加上產業無法進一步的升級,這就直接導致了動亂更加的嚴重,因為這相當於,很多人失業了。失業人口失去了經濟來源,想想社會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國外的經濟學家每次研究到這裡,他們總是不明白為什麼中國人不能集中起來使用土地。這是他們自己的一個想法,他們總是喜歡把土地分割開來,似乎這樣可以解決就業問題,而不是尋找另外一種解決的模式來解決這個難題。
“土地集中起來,資源利用的效率就會大大的提升,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好事情,我們可以單一的種植一種經濟作物,人力,物力都能集中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農場,是未來發展的一種趨勢。”尚武這樣說到。
“嗯。老朽拭目以待。”胡昭很聰明,也很明智,他知道尚武肯定有了解決的辦法,這個辦法如何解決,他還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只要耐心的等待,這個問題必然會解決。不過今天講述的這一切,足夠讓他的腦袋想很多天了。他覺得,自己能夠在這裡聽到這樣的言論,也不算枉來一回啊。
“小冰河時期。有趣,有趣。”胡昭搖頭離開了這一切。
第二日。尚武就開始發動自己計程車兵到各個村落進行義務幫忙,所謂的義務幫忙就是幫助他們挖掘地道,或者是忙於農事。因為尚武發現,一些部隊的確不太適合打仗,比如,番號靠前的幾個部隊,他們打仗起來就很順手,他們敢打,敢拼,而後面的幾支部隊,卻不太適合這樣 作戰方式,他們的積極性並不是很高,尚武只好抽調那幾支部隊,做一些生產上的事情了。同時,他還給軍事幹部做了一些宣傳,讓他們多宣傳,講解一些有關農業銀行的事情,推廣開來的話,事情是有很多好處了。
七連,連長帶著自己的一個班在為一位老大娘平整土地。大娘是附近上社村人,有兩個兒子,因為家貧,都已經二十七八歲都尚未婚娶,沒有辦法,每當家中有一些積蓄的時候,官府就來徵稅,次數一年比一年的多,原本兩個兒子可以婚娶一人,現在,一人也沒有了。因為沒有錢糧繳納賦稅。兩個兒子被徵了徭役。去了幷州。
“大娘,別家的地已經種了豆了。粟也下地了。”七連連長是一個莊稼漢,是一個絕對絕對的老實人,他之前只是尚武手下一名普通計程車兵,名字有的。叫李農。原本只是一個老實的農民,聽從命令打仗還可以,讓他自己打,他覺得自己做不了這樣的事情。這和很多普通的中國農民一樣,一旦進入遊擊作戰這種狀態下,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就需要極大的發揮出來,而李農卻不是一個這樣能夠主動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的人,最起碼在戰場上,他不會幹這樣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