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蕭蕭,寒風冷冽,喧天的鑼鼓聲,喜慶的喇叭調子裡,沈鐵軍的二姐沈大金出了門子,沈大亮成了這件事兒中的唯一受害者,親戚們那有意或者無意的眼光裡,帶給他莫大的壓力。
實際上,沈大金心中才是最有壓力的那個,大哥沒有成家便要出門子,按照沈家凹村的觀念,這就是不懂事兒,這就是汙點,會被人們嘲笑為了婆家,想男人想的瘋了,才會不顧長幼有序,那麼急的嫁人。
上輩子沈大金哭過好幾次,那時的沈家裡面,沈大梅還沒考上大學,家裡窮不說,兄弟姐妹們那麼多,在農村裡算作底層中的底層,人們避之不及的存在。
而這時便不同,沈大梅考上了大學,沈鐵林也考上了大學,現在家裡還有個不知為啥沒去上大學的兄弟,沈家的未來,即便是用腳丫子想,那也不是平頭小老百姓。
沈家凹村的人很快形成了統一的認識:陳木匠賺大了!
沈鐵軍貓冬的時候,陳曉雲接到了遲來的錄取通知書,提前三年進了大學,成為沈家凹村知青點的榜樣,最近寄給他的信裡,訴說了大學生活的精彩與歡樂。
在充實的複習與抄書中,沈鐵軍迎來了重生後的第一個春節:1978年的農曆新年,到來了。
叔叔爺爺太爺聲中,沈鐵軍面上堆著僵住的笑,衝著比自己大一倍還多的孫子發糖:“好好學習,將來考個大學!”
接糖的孫子滿臉通紅,渾身發抖:“四爺爺,我,我也能考上大學?”
“能,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學習嘛,魔都版的《數理化自學叢書》抄一遍就可以去試試!”沈鐵軍老神在在,三姐和小五不在家,作為參加過考試和體檢的“大學生”,他便成了沈家的人樣子。
“看看人家沈老實的娃,七個裡面考上仨,你們是怎麼學的?”就是這樣的。
一個新年過去,沈鐵軍多出了幾十號的晚輩,輩分最低的那個,要叫他太爺爺,知道的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
古時候,成家是要看情況的,條件好的成家普遍就早,一輩看不出問題,可兩輩三輩下來,差距便像和尚頭上的蝨子。
而擱在古代,結婚成家普遍又早,這就明顯了。
輩分高的,家庭條件都不怎麼樣。
老樹新芽,村子口的曬穀場上,一波的新知青滿臉好奇,水葫蘆飯包的扛著,張健有些頭疼,這一批人看上去,與先前的那些知青,有著本質的區別,面板光滑滿臉紅潤,這不是知青們該擁有的。
沈鐵軍從城裡回來的時候,正好看到曬穀場上的人群,想想自己這一個多月來,除了準備論文就是抄的書,晃了過去,左右一打量:“張哥,這些是新來的?”
翻過了年,村子裡又多了點活,冬天被雨雪衝淤的水渠要通,張健只見了沈鐵軍一次,可想著魏凡那小子在信裡的交代,關係還維持的不錯:“嗯,新來的,不過,我估計這幫子人應該不是普通人,你能瞭解吧?”
“沈家凹知青點的名聲是怎麼回事,張哥你應該比我明白的多。”沈鐵軍笑笑,為了掩護他和沈大梅小五考上大學的光環,這是早就做好的打算,現在沈家凹村知青點在安然地委都出名了,天H縣有些東西查不到,安然地委的人查起來並不費功夫,算上回城上學的陳曉雲,這次高考中的沈家凹村知青點,共計有11名知青考上了大學。
沈家凹村的知青點,算上泡病號的3個,總計才35人!
笑笑沒有出聲,張健瞥了他一眼:“呵呵呵呵,沈家凹知青點是怎麼回事,小五你應該比我瞭解的透徹。”
“哈,張哥,你學我!”抬手指了指張健,沈鐵軍靠近後小聲道:“張哥,現在還有來買書的嗎?”
“有啊,怎麼,你想賣掉你那套?不復習了?”張健面上的笑容斂去,表面上他和沈鐵軍嘻嘻哈哈,實際上對這小子佩服的很,年紀輕輕卻在學習上很有一套辦法,要不是那個沒了下落的錄取通知書,人家早就去大學了。
搖了搖頭,沈鐵軍開口明說道:“這是我這段時間又抄出來的一套,還加入了我的學習筆記和感悟,這次我姐姐妹妹考上大學,再加上過年這些事兒,開春家裡還要給大哥蓋房子,家裡實在是沒錢了,就想拿出來換錢,最次的,等我考上大學,也得有路費吧?”
沈鐵軍手上一共兩套,重新抄這一套,還是在圖書館門口碰到王猛有了念頭,現在沈家凹村知青點之所以這麼火,還是他運作起來的,早就打著換錢的想法,現在看到有新知青來,便想推銷一下:“我要是說賣,會不會影響你的威信?”
“扯,還我的威信,你看那些老知青們的眼神,在我面前說威信,你是在擠兌我麼?”張健下巴一抬,假裝板起了臉:“他們可是看著你們兄弟姐妹怎麼複習的。唉,說句真心話,你那套帶學習心得和筆記的書,打算賣多少錢?”
“最少這個數。”沈鐵軍拇指和食指扣在一起,豎起了中指無名指和小拇指,想了想道:“多麼,就五百,當然,張哥你要是能賣500塊,我給你50塊的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