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師口中所言,實在駭人聽聞,蘇毓康也是聞所未聞,雖然天下之大無奇不有,通曉古今之事的人也不是沒有存在,但是親口聽到這樣的話,外面有些意外。
“在下已經預見到三年之後的事情,而又恰巧算出成王乃是統一各國的天定之選,所以不忍局勢大亂,特意設了此局警醒殿下。”
蘇毓康仔細的思索了一會之後,這才開口,“所以國師所做一切全都是為了本王?本王道是受寵若驚,從來不知國師竟然如此傾心待我,不知國師可以從中得到什麼好處。”
國師這才發出了一次笑聲,“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在下做了如此的事情,自然也是為了自身的考慮,想要成大事,必須擇明主,封王拜相不足一提,而是隻有成王成為著命定之人,統一各國,在下才能繼續苟延殘喘,所以不得已而為之。”
蘇毓康聽明白了,“本王若同意當如何,若不同意又當如何?”
“若殿下也能明白這其中的深意,那自然是萬事皆喜,一切順應天意,水到渠成,在家也可以功德圓滿,全身而退,若是不成,在下也會護在殿下身邊,全力周全。”
這段話說的可真是讓人感恩涕零,可惜這個人是蘇毓康,他如果是如此相信他人早就死過千八百回了。
“國師不妨說一說接下來計劃,在國師的推波助瀾之下,已經成功的讓皇上對本王起了疑心,國師這招也真是高明,本王受教了,不知國師下一步要如何部署。”
蘇毓康親自遞了一杯茶。
國師倒也沒推辭,大大方方的接受了,“此言說來容易,興安盟的勢力早就已經滲透進來,並不是成王,按照近10年進城的人就能排查出來的,皇上肯定會於蒙德他們離開之日下手,再將所作所為嫁禍於幾國,從而保護自己的顏面,更能以此理由出兵踏平幾國,一舉兩得,所以想要阻止這種事情的發生,必須要在當日有所防備,並提前進行部署。”
蘇毓康點了點頭,若是自己行事的話,恐怕也會如此。
“不知所謂何種防備?”
“這個就需要成王出面了,提前安插心腹護在皇宮周圍,屆時伺機一同起義逼宮,打著清君側的名號剿滅興安盟,如果是晚到一步,皇上已經被興安盟的人殺掉了,成王您再控制住興安盟的人,那可是居高至偉,名正言順。”
蘇毓康這一連串兒停下來聽得直點頭,“如此好計謀啊,若事成則已,若事不成直接逼宮,興安盟的人與本王一同起義,事半功倍,可否?”
國師點了點頭,“確實如此,凡事要有兩手準備,看來成王這是願意合作了,既然如此在下便可將西安盟的勢力轉交於殿下了。”
蘇毓康看著這位國師,從袖中取出了一個類似於兵符的東西。
“興安盟到底是什麼樣的組織?原本聽聞是江湖起義出來的一支隊伍,這麼看來這個興安盟也是國師的手筆?”
國師搖了搖頭,“非也,興安盟本身確實是民間起義的一支隊伍,只不過規模太小,而且沒有領導能力並沒有激起很大的水花,在下偶然之間聯絡上,便收為己用,以成王的名號作為盟主,一令即出,四海皆應,而這塊盟主令牌就是發號施令的東西,此物也完全交給成王了。”蘇毓康拿起桌子上的盟主令把玩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