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丫兒聽到這個自稱“小神仙”道友的男人做了自介紹,但如何稱呼他,也是一個問題,都是修道中人,但修道的高低決定著稱謂,所以,塵丫兒只能先客氣地行禮再說,只聽塵丫兒對著貢布亦是雙手合十行禮,“這位先生原來是‘小神仙’的道友,那小女子就稱先生為貢布.......”,塵丫兒故意地停頓了下來,等待著貢布自己來做決定,是稱呼“貢布師兄”呢?還是稱呼什麼?
貢布也是一個通透之人,一聽這姑娘話說了半句,留了半句,心領神會地笑了,心說,這姑娘真是不簡單,並不是拿不準他的修為層次,而且把這個對他的稱呼交由他來做決定,一方面,這是在他的地盤上,而且姑娘已經看出來,這地方佈局的深意;另一方面,姑娘也是在考量他的修為,看他自己是否有自知之明;其三,姑娘同時也是尊重他這個主人,想到此,貢布微笑著對塵丫兒禮敬有加地說道,“我即是‘小神仙’的道友,姑娘就稱呼我貢布師兄吧!”
得到準確的答案,塵丫兒對著身旁的兩位師兄會心地笑了,趕緊對著貢布尊稱,“貢布師兄,這廂有禮啦!”說完話,同時又雙手合十行了個禮,貢布同樣還之於禮。
柯姐兒在一旁,看著這三人的你來我往,心想,真是不得不佩服塵丫兒,要是換了自己,那能想那麼多,直接稱呼就行了,可再看這叫貢布的男人,似乎對塵丫兒的這種做法還蠻受用的,唉,什麼叫做同道中人?說得就是像貢布、塵丫兒,還有“小神仙”這些人吧?
廣財把這一切看在眼裡,心想,沒想到啊,小嫂子還懂這些江湖中的規矩,也不知跟誰學的,隊長知道嗎?看來要把小嫂子的這些行為,詳細地彙報給隊長。
搞清楚了彼此的身份,也理清楚了對對方的稱呼,下面的事情就好辦多了,就聽得貢布對著倆姑娘及廣財說道,“小塵師兄,柯姑娘,兄弟,裡面請吧!”
這時,塵丫兒、柯姐兒也就不用客氣了,柯姐兒聽到塵丫兒對著倆男人一行禮,說道,“二位師兄請!”
塵丫兒、柯姐兒、廣財進入到屋內,卓瑪就招呼她倆坐到她身邊,廣財被拉到男人一邊去入座,柯姐兒進入到屋內,也是四處看了看,她發現,這屋子總體面積不算大,但房屋依著牆邊擺放好了桌子,顯得房屋有些擁擠,看來今晚上的晚飯,是做足了準備的,再看現場的人,柯姐兒樂了,都是認識的人,除了多吉沒到現場以外,還都是在麗江路上認識的人,只不過,多了貢布、廣財與蘭澤。
“二位妹妹,來坐到我們這裡來,讓他們男人坐一邊,我們四位姑娘坐在一起”,卓瑪真不愧是老闆娘,安排得很是周全。
進入到屋子裡,屋子裡的佈置出乎塵丫兒的預料,看外面院子的佈置,塵丫兒想象著這屋子裡應該是更具有宗教氣息,但是,這屋內的佈局卻是一個普通的客廳,沒有過多宗教的物品,唯一顯示主人信仰的,莫過於在房屋四個角落裡,擺放著的四個電動轉經筒,三面牆上,正面牆掛著一幅寫有“天人合一”四字的橫幅,由於距離遠,塵丫兒看不清楚落款;另兩面牆邊上分別掛著兩幅水墨畫,一幅是以雪山為背影的村落,看著很像是這個壩子的寫意之作;另一幅畫著一株青蓮,兩幅畫、一幅字,為客廳爭色了不少。
看到這裡,塵丫兒心想,這貢布還是有心之人,這屋子的佈局是會客之用,如果佈置成佛堂,如果會客時,客人有不當的言語,會有不敬之意,所以,按照客廳的用途佈置,有客人到此,那就自在多了,以人方便,也是修行人的必修課。
現在客廳變成了餐廳,看來也是臨時決定,必盡現場已有十人,餐桌不是圓形餐桌,而是沿著客廳牆邊擺成一個U型桌,格勒與貢布坐上首席的位置,“小神仙”坐在首席的下首,依次下來為洛桑、仁增、廣財;另一邊依次為卓瑪、塵丫兒、柯姐兒、蘭澤。
塵丫兒、柯姐兒來到日喀則的第一頓晚餐用的是典型的藏式晚餐,主人安排得非常溫心,既有男士們的喜好,同時也照顧著姑娘們的喜愛。
上菜之前,洛桑自告奮勇地介紹起藏菜的風格,洛桑解釋道,為什麼要介紹藏菜的特點呢?因為今天有三位來自遠方的漢族同胞,作為東道主,他認為有必要讓遠方的客人充分了解當地的飲食文化,洛桑的建議得到了所有人的讚許,柯姐兒催促著洛桑,“洛桑大哥,太好了,我們正想了解呢,你快說!”
接下來,洛桑簡單地介紹了藏菜的特色,藏菜受祖國內地及印度、尼泊爾的影響,帶有濃郁的漢、印、尼式風格,傳統藏菜烹任方法以煮、炸為主,輔以一定的拌、蒸食品和生吃食品,較少有炒菜,這主要是由於西藏海拔高,菜不易炒熟,傳統藏菜原料以西藏本地的青稞、牛羊肉及內臟、酥油、奶渣等為主,時令蔬菜難以躋身藏菜菜譜;最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藏餐如:灌腸、青稞酒、酥油茶、牛羊手抓肉、涼拌犛牛舌、糌粑,以及甜茶、烤腸、風乾肉、夏普青(肉漿);吃藏菜,最不能缺少的就是青稞酒,青稞酒是用青稞釀成的度數很低的酒,很受當地男女老少的喜愛,青稞酒也是喜慶過節必備的飲料;藏餐的做法也是很講究的,比如:牛肉一定要高原生長的犛牛肉;牛肉在製作之前要經過醃製;羊要純粹吃草長大的綿羊,飼料餵養的肉質不如在高原上放養的;燉菜一定要用牛骨髓熬製的高湯;雞肉要用吃草籽長大的柴雞。
最後,洛桑總結到,藏菜文化的最高水平,主要還是集中在拉薩和日喀則,這兩地方是藏系菜的中心。
洛桑一番話聽得倆漢族姑娘直咽口水,特別是柯姐兒,盼望著早些品嚐美味。百看花叢自愛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