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所有報社咬牙切齒的時候。
陳俊這邊的報社已經在轟鳴工作。
除了聯合已達成合作的超市外,全美西部與南部的印刷點已經在加刊印刷。
很多人都忽略一個狀況,認為在一週後開啟的燒錢行動會衝擊中小型報社的市場,這並沒有錯。
不過應該加上一個限定詞,在一週後燒錢行動會最大程度的影響大中小型報業市場。
事實上,在公佈燒錢行動的第一天,這個影響已經在逐步產生併發酵擴大。
根據王爾德主動做出的資料調查,當日第一天發行就從28萬的銷量一躍上升至35萬,第二天直飆45萬,後面上升幅度放緩。
炒作是一直在產生影響的,這也是陳俊的目的之一。
而除了要在這一週的時間內,打通聯合多方關係,力求儘可能避免少的差錯外。
營銷以最後的結果為基準,沒錯,可實現目標結果的過程同樣也是一種對營銷影響力的擴大化。
大事著眼目標,小處著手細節,快速驗證反饋,最佳化調整方案。
這是這一週內主要做的幕後工作,不為人所知。
七天時間,轉眼就來,而這一次直接刊印了80萬份。
早上,隨著全美西部與南部超市代銷點的開張,有一些早已守候的門外的顧客,立刻跑上前去,抽出在所有報紙中最為醒目鮮豔的彩報《每日頭條》。
火爆!火爆!火爆!
這是許多城市正在上演的畫面。
“給我來十份《每日頭條》”
“抱歉,每個人只能購買一份報紙!”
“憑什麼我不能購買?我是顧客,我是你們的上帝!”
店老闆使了一個眼色,站在旁邊的大漢飛速上前,一腳踹過去,男子發出痛叫聲,應聲倒地,隨即又被幾個竄出來的大漢拉走,無聲無息,不到幾秒。
不少人見狀,立馬熄滅了薅羊毛的心思。
在設計方案之前,陳俊就意識到會出現這種狀況,畢竟他曾經也是羊毛黨的一員。
只要有利益,不可避免的就會出現這種狀況。
所以這次策劃,他放棄了原有的報攤銷售,進而60%的渠道發行依靠具有資質的超市,並利用教父的公會人員進行盯梢,另外40%渠道發行採用家庭投遞。
“《每日頭條》報在一家超市店中,人均只能購買一份,當即購買,中獎立刻兌換獎品。”
許多人眼前一亮,心中想著可以去另一家超市購買報紙。
一些抱著薅羊毛的群眾,立購買報紙後,刮開沒有獎品程式碼,乾脆利落騎車或跑步具有資質的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