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阿茲特克的永生者> 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白山黑水林海外東北,安寧的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白山黑水林海外東北,安寧的家~~ (1 / 2)

~~

“先祖啊!祖薩滿,你們能弄到大量的鹽?我嚐嚐…咦!這鹽竟然不發苦,是比官鹽還要好的好鹽?!…”

“不錯!阿力,這種海鹽,我們能從東邊弄到很多,按百斤算的那種。怎麼樣,這樣的貨,西邊的部族接受嗎?能出什麼樣的價?…”

“接受!肯定接受!沿著大河的部族,就沒有一個不缺鹽的!估計幾十斤鹽,就能從‘林中百姓’那裡,換一頭上好的大馬!不僅是林中百姓、各部女真,就連南方大明的遼東,那些邊牆內外的衛所邊堡,也缺鹽的很吶!嗯…應該說不是缺鹽,是很窮,買不起官府高價的官鹽…”

哈兒蠻酋長阿力睜大了眼睛,看著眼前袋子裡亮晶晶的鹽巴,就像看到了這片東北山林中真正的硬通貨!

在這個時代的東北,無論是從北方南下的野人女真,在河邊駐牧的遊牧百姓,還是南方種地的海西女真,甚至是大明邊堡的衛所屯戶…無論蒙、漢、女真,就沒有一個,是不缺鹽的!

當然,這種鹽巴緊缺的原因,各族群其實並不相同。遊獵的女真和放牧的蒙古部族,是自己出產不了鹽,或者產鹽的人力、燃料成本太高,超過了部族的生產力與技術水平。因此,他們只能尋找發苦的鹽滷,作為日常生活的替代。而大明的邊堡缺鹽,則全然是人為因素,是官鹽政策調控的結果。

“主神見證!大明官府嚴禁私鹽買賣,抓住就是杖責、流放或者砍頭。在遼東的邊堡,一斤官鹽的價格,得十幾文,比豬肉的價格還高!據說,朝廷為了讓商人運糧到邊地,許給他們領鹽的鹽引,然後透過賣高價的鹽,來補回運糧的虧損…”

“或許,南邊產鹽的地方,私鹽很多,鹽價沒那麼高…但在遼東,十來文一斤的鹽,是沒多少漢人百姓吃的起的。他們一年到頭,連肉都不一定吃過幾回,更攢不下幾十上百文錢吶!以至於,那些邊堡的衛所,還向前來朝貢的女真部族,索要各部的苦鹽滷吃…”

“而我們女真各部,只有在開原朝貢的時候,賄賂鎮守內官,才能弄到幾袋像樣的官鹽,作為賞賜帶出邊牆…”

說到這,哈兒蠻酋長阿力,又是一陣嘆氣。據說,在一百多年前大元的時候,大元朝廷根本不管鹽鐵貿易,無論是在草原還是遼東,各部既不缺鹽也不缺鐵。而大明開國後,就開始實行鹽鐵專營,完全掌控住北方的鹽鐵貿易。但太宗皇帝在時,厚賞追隨的蒙古與女真各部,各部需要的鐵器與鹽,也都能從漢地流出。

而等到永樂之後,朝廷就日漸把“鹽鐵”貨物,作為一種殺人無形的“武器”,對萬里北疆進行嚴厲的禁運和封鎖。在這種政策下,就連遼東邊堡的漢人百姓,都吃不起鹽,更不用說窮苦的女真部族了…

“阿力,你剛才說,在南邊的大明遼東邦國,一斤鹽要十幾文?一文是多少錢?一斤鹽值幾兩金子?你算一算,我看看這‘鹽貨’,有沒有往南方大明倒賣的價值…”

“呃…祖薩滿,在大明賣私鹽,可是要殺頭的重罪!至於一斤鹽,值幾兩金子?這!…一兩金子,在遼東換六七兩銀子。一兩銀子,換一千來文。十多文一斤鹽…那就是五六百斤鹽,換一兩金子吧!…”

“什麼!好幾百斤鹽,才抵一兩金子?鹽這麼便宜嗎?!看來,往大明運鹽賣鹽,還不如直接拿金子過去…”

聞言,祖瓦羅失望地搖了搖頭。“遼東私鹽販子”的“宏偉藍圖”,還沒展開就徹底夭折了。算上樺太港的庫存,他手裡還剩下的一千五百斤黃金,至少能折算成十五萬兩白銀。而和這筆“鉅款”相比,整個遼東能富過他的商人都沒有幾個,還倒騰什麼私鹽?…但很快,他就意識到了不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