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成長從京城的‘樂購中心’開始,後來的城外城等等一系列姜瑜兒的一些地產方面的事情全是他在打理。
現在,他已經不再是以前那個什麼都不懂的小童,而是已經真正能獨當一面的童管事。
見一個欽差大人,一個一洲知府跟他們行禮,幾人也站了起來,還了兩個大人的禮。
陳大人跟劉明成得到了解決的方案,又聽了不少這些日子以來,姜瑜兒所安排下去的事情的進度,這才急吼吼起身告辭。
他們從來不知道,一個人的辦事效率有這麼高。還有,他們說的那些事情,別說陳大人一個欽差大人,就連劉明成這一洲知府,也不知道。
他們說的那些訊息,本應該是兩人先知道了,再來跟姜瑜兒商量的。
可姜瑜兒這邊的人,卻已經先他們一步想到了這些問題,而且把這些事情都已經處理的妥妥帖帖的。
他們對姜瑜兒,又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也對她更加佩服。
這個福音郡主,真是給他們的意外,一次更比一次。
也讓劉明成不得不認清一個事實。先帝對姜瑜兒的寵,現任皇帝對姜瑜兒的信任。這些,都不是因為姜瑜兒僅僅會種田,她還會很多東西。
但就說,這些日子以來,姜瑜兒所安排下去的事情,還有她下面人的執行能力來看,她已經不再是一個‘會種田’的農家女,她還是個心思很細膩且深沉的女子。
她所能想到,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認知。
兩人走後,張三順他們才皺了皺眉。小童則是開口道:“唉,一個國家,要是都是這樣的人,皇帝得累死啊!”他那感嘆頗深的言辭,卻讓姜瑜兒有些哭笑不得。
這個時代的人,都是讀死書,死讀書。能從書中衍生出一些其他想法的,還真不多。
大多都是參照前人留下的東西,開始使用,慢慢運用。
自己去創作的很少,還有很多心志不堅定,最終也只能在世人反駁的聲音中,慢慢認命,沉淪。
“你呀!”對於小童,姜瑜兒會細心教導,跟姜子銘一般,看著他一天天成長。
好在這個孩子也聰明,學什麼都快,不驕不躁的性子,也很對姜瑜兒的口味。
對於他的教導也更加用心。
“他們不是不用心只是他們用心的地方跟你的不一樣。你的都在這些精打細算上,他們也是所有事情都依照皇上的吩咐,還有前人留下的一些經驗在做。久而久之,都已經形成了一種定性。”
張三順跟姚老二聽了,也不住地點了點頭,張三順還有些調皮地摸了摸小童的頭說:“莊主的意思,在你的領域,你很厲害,但你在他們的領域,不一定能比他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