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解釋還好,一解釋姜瑜兒就來氣:“我是那種有門第之見的人嗎?我都不知道,原來在你們的心裡,我就是這樣一個人!”
姜子銘見姐姐這般,頓時有些無措了。
之前的時候,他都跟家裡人說了姐姐不會介意的。誰知道家裡人最後還是沒跟姐姐說,現在姐姐生氣,他也能理解。看來,哄姐姐這件事,只能落到自己的頭上了。
“姐!你就別生氣了。易哥這樣做確實不對,但他也是在乎姐姐的感受不是?”姜子銘各種好話說盡。
姜瑜兒理都不理:“你的意思是說,他這樣的做法是想生米煮成熟飯了之後,帶著人回來,讓我拿他燒不紅打不扁是嗎?還是在你們心裡,我就是那種蠻不講理的人啊?”她氣啊?乞丐怎麼啦?乞丐也是人。
在她的那個時代裡,乞丐都是有錢人,至少比很多工薪家庭的人有錢就是了。不好聽的,也只是職業不好聽罷了。
“那個……姐,事情不是這樣的。哎呀!這事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跟你說,具體原因,等下次遇到易哥了,讓易哥跟你說吧!”感情的事情,他一個沒有經歷過感情的小夥子還真不知道怎麼說。
看到他這著急的模樣,姜瑜兒氣歸氣,但很快也就釋然了。
閔家兄妹雖然是自己家把他們養大的,但很多東西,自己確實不能左右。自己為他們好的,他們興許不理解。
有一句老話是這樣說的,兒孫只有兒孫福。閔家兄妹幾個雖然不是他們家的子孫,但自己養大他們這一點不可否認。他們有她們的思想,這一點,不可置否。
兩個小孩跟著陸老學了一個上午的功夫,徵兒雖然一隻手還不是很方便,但她學得依然很認真。
看到這樣的孩子,老人很高興。他算武術世家子弟,所以他們家裡所有人都會武功。看想兩個孩子這般認真的還真不多。
更別說天賦像徵兒這樣的,那更是少之又少。
不,應該說,像徵兒這般有天賦的孩子,那都是很少的存在。
晚飯時,老人突然間開口對姜瑜兒道:“小姑娘,老夫問你一個問題。”接觸這麼長時間以來,他也算是瞭解到了一些事情。而且,接觸時間一長,他就能更加清晰地感知到姜瑜兒是個怎麼樣的人。
所以他也不再叫姜瑜兒什麼郡主了,直接開口就叫小姑娘。
是的,對比起老人的年紀來說,姜瑜兒還真就是個小姑娘。亦可以說他的孫子孫女的年紀都比姜瑜兒要大上一些。
姜瑜兒一聽,頓時來了精神,她十分認真地看著老人問:“老人家是什麼事?”
陸老看了看姜瑜兒,又看了看在那邊吃得很認真的兩個孩子:“這兩個孩子與老頭我投緣,所以想收做關門弟子。看看你有沒有什麼意見。”孩子畢竟是別人的,要是人家不答應,他再喜歡也是枉然。
聽了陸老的話,姜瑜兒跟姜子銘都是一愣。
但姜瑜兒很快就有些不想答應了。這老頭看起來人是不錯,但他住哪裡自己都不知道,怎麼能放心兩個孩子跟他去?
想到前世有不少喪心病狂的人偷了人家孩子去乞討,為了能多掙點錢,打斷了孩子的手腳,或者戳穿了孩子的眼睛,把他們丟到街上去乞討她就一陣心疼。
“老人家,您說的收徒弟是在郡主府上教兩個孩子功夫嗎?”姜瑜兒抱著最後一絲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