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想到這裡,姜瑜兒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生病的人隔離起來。去鎮上買白醋回來,全村消毒。
只是,隔離這樣的說法,實在有些不近人情。恐怕村裡人也不會答應,這讓姜瑜兒又一次為難了。
不把病人隔離起來,可能會傳染給其他人。一般來說,痢疾是透過食物,但這種特殊時期,這痢疾有可能是蚊子的叮咬帶來的。
回到家,姜瑜兒把李封叫來,讓他趕著牛車去了鎮上,買回來兩百斤白醋。
自己又去了一趟里正家,看到姜瑜兒的到來。張齊氏一臉的高興。
放下手中的掃把,迎了上來:“妞妞今天怎麼過來了?”
姜瑜兒把手中踢著的一壺酒給遞了過去,笑著道:“找里正爺爺有點事情。”
張齊氏的手在衣服上擦了擦,接過姜瑜兒手中的酒壺,把人給迎進了屋:“你里正爺爺去了你五嬸子家,現在應該也快回來了。”
叫來小孫女:“快去給你妞妞姐端個凳子過來。”
小丫頭很是機靈,聽到奶奶的吩咐,飛快跑去端了個小凳子過來,放在姜瑜兒面前道:“妞妞姐,你說。”
小丫頭應該跟姜小雨差不多大,但姜小雨卻看起來斯斯文的,人不算木訥,但找不到那股子靈活勁兒。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阮嬸以前給大戶人家做過活,所以教育孩子的時候,比較不一樣。
不過,每個孩子都有她的不同。姜小雨少了一些村裡孩子的野性,也少了些村裡孩子該有的靈動性。卻比他們多了很多的斯文,一看就知道,她的家教做得就比較好。
看到跑開了的小孫女,張齊氏笑著道:“聽說村裡要修村學,男女都招。我跟你里正爺爺商量過了,敏兒她們幾個女娃子都送去上學。都說女子無才便是德,但我覺得不管男娃女娃,能習得幾個字是好的。”
看看,這就是眼界。難怪是童生老爺的出來的姑娘。
這村學還沒建起來呢!就已經為自己的孫子孫女們想好了。
姜瑜兒也笑笑說:“是啊!都說知識改變命運,識得幾個字,眼界也會開闊不少。”
張齊氏笑得眼睛都眯在了一起,半開玩笑道:“誰說不是呢!咱們村的姑娘,就你們姜家的姐妹三人識得字。”說完,看了看姜瑜兒,有些試探地道:“妞妞,咱們村要是找不到教書先生,是不是讓你們家李管事去?”
姜瑜兒一聽,笑著搖了搖頭。這個村裡人都知道,姜瑜兒家請來的四個長工都是識文斷字的,特別是這個李封是個有文化的人。教人也不在話下,看姜瑜兒就知道。
“里正奶奶,教書先生這個事等學堂修好了,總會找到的。李封他比較忙,要管著石場上的事情,還有咱們家這要準備修建的磚窯,他也要跟著管。”又笑了笑道:“平日裡我們姐妹幾個有什麼不懂的字想拿去問他,看他都忙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