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阿旺,咱們直接去伢行吧!”到了鎮上,姜瑜兒掀開門簾,對著外面的阿旺吩咐道。
“是,大小姐!”阿旺年紀不大,也就二十四五的樣子,是個老實人,父親以前給一個大戶人家趕過馬車,跟著父親,他也就學會了趕馬車這手藝活。
後來南方鬧旱,他也就跟著難民們湧進了織雲鎮。後來災難後,被姜瑜兒收留了下來。放在橋頭村跟著鄉親們一起坐農活。
去年年底,姜瑜兒去橋頭村看麥子長勢的時候,無意中聽說他會趕車,且是個老把式,也就把他叫到身邊來培養了。
織雲鎮不大,伢行也就那麼幾個。這個牙行,姜瑜兒之前去過。只是這次去的時候,伢行換了掌櫃的。這人姓馬,一看就是個生意精。
看到有人上門,笑呵呵地迎了上來,即使姜瑜兒的穿著很普通,他也沒有看輕的意思:“這位小姐,是要買下人還是丫鬟?”
姜瑜兒想了想,家裡確實缺下人,但也缺個使喚的丫鬟。出門在外,雖然她不是很喜歡身旁有個人時常跟著自己,但這個時代就這樣,如果他年紀再大一些,出門再只帶個車伕什麼的,也不是那麼一回事。
想了想,也就道:“都要買,掌櫃的能否給我找幾個聽話能幹一些的。”其實,她是想要找兩個精明一點的小丫頭帶在身邊,畢竟在過兩個月她就要去京城。京城那種地方,隨處都是達官貴人的,要是不小心衝撞了,她這小命也就交代在那裡了,雖然有一個郡主的身份傍身,但自己一個無權無勢的郡主,還是不是哪些人想怎麼捏就怎麼捏。
更何況,姜瑜兒沒打算去京城就直接住進自己的府邸裡面去。誰知道里面都是什麼樣子的?
不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有些東西,不得不防。那天來宣旨的公公走後,孟老告訴她,她之所有被封為郡主,乃是因為今年江南的糧食在不知不覺中,竟然被一人高價買走了。
而姜瑜兒的千畝田裡中,雖然只給了洛雲碩一半的糧食,但那也是給了兩季糧食的豐收。還有姜瑜兒給了洛雲碩不少紅薯,那可是畝產三千的糧食。雖然有些杯水車薪,但加上往年的糧食,這也夠大月士兵度過難關了。
眼看姜瑜兒家冬小麥馬上又要收上來了,也剛剛好能接上舊糧。
後來查清,去年江南的糧食,都進了北國。這也是北國有恃無恐的原因之一。
只是他們算差了一件事,那就是大月國的糧食,不僅僅來自於江南,除了賦稅之外,外加了姜瑜兒的千畝田地所產。
沒一會兒,整個小院裡,就出現了一排排十幾歲的孩子。男男女女,衣衫襤褸,跟姜瑜兒才穿越過來的時穿得差不多。且面上有些面黃肌瘦。
一看就是營養不良,長期飢餓所導致。
也是,能吃飽,有錢人家的孩子,能賣出去來給人下人?
如果不是日子過不下去了,誰願意賣身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