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姜子蘇見姜瑜兒答應了,整個人也放鬆了不少。他還以為,妹妹會說什麼呢!
從書院出來後,姜瑜兒跟羅氏兩人去買了不少東西。這些東西,都是上樑必備的東西。
羅氏嫁到姜家,雖然沒有蓋過新房子,但也知道這些流程。上次姜瑜兒家的房子上樑,也就是聽四叔公說要什麼就買了些什麼。那時候家裡沒什麼銀子,什麼東西都是從簡。
但現在不一樣了,姜瑜兒也是一個小富婆,雖然大部分銀子給張三順給帶走了。但家裡剩下的,也足夠花了不是。
以前很是節儉的羅氏,現在也大方了一把!幫姜瑜兒家置辦好東西后,拉著姜瑜兒去了布莊,給家裡人一個買了一塊布,準備回去做衣服!
“妞妞!你自己看看,什麼喜歡顏色的衣服,選好了,二嬸給你做!”羅氏很是大方地說了一句。其實,對於姜瑜兒兄妹幾個,她家即使很窮的時候,也沒有摳門過。
姜瑜兒現在不缺衣服穿,不說之前閔家兄妹沒來之前阮嬸給她做了不少。就說現在,那麼多的衣服,她也覺得煩人啊!這不,馬上要搬新家的人了,要是那麼多的衣服,收拾起來,也是見很麻煩的事情。
“二嬸,不用了。家裡衣服那麼多,現在再做,過段時間搬新家也覺得麻煩。”姜瑜兒笑著解釋道,其實,她想買些布回去給閔正易兄妹姐做冬衣的,只是想到一方面搬家麻煩,二是阮嬸一個人忙不過來。
羅氏也知道姜瑜兒家的情況,姜瑜兒都這麼說了,她也就不勉強。想到等她新家搬好了,再給他們兄妹幾個做也不遲。
家裡三個孩子,加上姜瑜兒家的兄妹三個,六個孩子的衣服,她做起來也不輕鬆,但也不是很累。
姜瑜兒去屠夫哪兒定了一頭豬,又去香案的地方,買了些敬奉要用到的香跟紙錢。這些東西,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都從沒有淘汰過。特別是越有錢的人家,就買得越多。
逢年過節的,這紙錢窮人家可能也就意思意思一下,有錢人家的,差不多用車來裝。
姜瑜兒家之前的新房上樑的時候,也沒有這次準備的東西過。以前姜瑜兒自己來弄,這次羅氏幫忙,採買了不少東西。姜瑜兒沒能想到的,她都想到了。
嬸侄二人差不多傍晚時分才回去,進村的時候,姜瑜兒遠遠看見阮嬸帶著幾個孩子已經站在家門口等自己了。
跳下馬車,姜瑜兒笑著對眾人打了個招呼:“阮嬸!”
“大小姐,你回來了!”只是,眼神時不時往屋子的方向瞟。
姜瑜兒就知道,家裡應該是來人了:“誰來家裡了?”
“縣令,周大人!”阮嬸說得很小聲。因為姜瑜兒交代過了,除非是很熟的,其他人來了,家裡都不能用家裡的山茶招待客人,阮嬸也就用了姜瑜兒從街上買回來的茶葉泡了一杯給周志國。
姜瑜兒一聽是周志國來了,心裡也是一驚。這縣令大人也是,說來就來,招呼也不打一下。“你們幾個幫忙著把東西搬進屋去,我先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