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起來,把這銀票拿去。”姜瑜兒現在沒精神,不想跟婦人過多糾纏。
婦人不敢起來,小孩子被眼前的一幕嚇得直接哭了出來。
姜瑜兒眉頭擰得更緊了,自己這是給人錢,怎麼感覺好像自己來要債的似的。
小孩子的哭聲,成功引起了外面人的注意。不一會兒,一個男子走了進來。
個頭不高,看起來有些憨厚老實。聽到孩子的哭聲,以及看到妻子跪在地上不停地嗑著頭。還有床上半撐著身子,眉頭緊鎖的姜瑜兒,嚇得也是立馬跪到了地上:“姑娘饒命,婦人小兒不知事,姑娘大人大量,不要跟他們一般見識!”
姜瑜兒見狀,眉頭皺得更緊了。
“起來,我沒怎麼她們,她們也沒做錯事!我只是看小孩子餓得可憐,想給她點銀子給孩子買點吃的,就當是報答你們的救命之人。”姜瑜兒手裡還捏著銀票,這一點不假。
男子有些為難,他們救願意把姜瑜兒他們帶回來,已經收過他們的銀子了,現在再給是什麼一回事,男子一時間也拿不定注意。
他不識字,不知道姜瑜兒遞過來的銀票上的面額是多少。但他直覺告訴他,能用到銀票的,應該不是什麼小金額的。
“姑娘,你們來這裡,你哥哥已經給過銀子了,這個銀票,我們不能收!”男子很老實。
救姜瑜兒的時候,是大哥跟媳婦一塊去的。
媳婦本來是不想帶這個姑娘回來的,但大哥覺得應該帶回來,也就帶回來了。
銀子,也跟大哥平分了,現在要是姜瑜兒再給銀子,已經說不過去。
“我哥給了你們多少銀子?”姜瑜兒開口問。
男子支吾了半天才道:“二兩!”對於他們來說,二兩銀子已經很多了。他們在山裡,除了吃的喝的,這一年下來,也見不到半兩銀子。
這二兩銀子,已經足夠他們吃喝上一年了。
“收下吧!這裡是五十兩。你們還可以請人把你們家的房子翻修一下。如果勤快一點,還可以買些地什麼的,這樣你們以後的日子就不會這麼苦了。”姜瑜兒開口道。
雖說授人與魚不如授人於漁,但沒有魚先填飽肚子,授人予漁也只能讓人餓死。
記得前世看過一個段子。
一個老和尚問一個香客:施主,給你一筐魚跟一杆魚竿,你會選哪一樣?
香客道:大師,我選魚。
老和尚又道:施主,你有了魚竿,可以掉很多的魚,你為何不勤勞一些,而是想著不勞而獲?
香客卻是笑了笑道:大師,你授我一筐魚,我可以拿去買了,買更多的魚竿,租給別人,這樣,我還有一筆可觀的收入。
老和尚愣了半響,才笑道:施主,是老衲愚鈍了。
剛開始的時候,姜瑜兒也只是笑笑,覺得這些段子,也就是說個笑話。現在想來,這其中蘊含的真理,可不正是這樣?
要用長遠的眼光去看待事情,可能別人一開始會覺得你這是愚蠢之極,但最後豐收的人,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