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家裡還有個阮嬸幫忙拾掇。
因為哥哥弟弟去上學了,家裡吃飯人一少,阮嬸又沒什麼事了。
現在正好有空幫姜瑜兒拾掇起天麻來。
羅氏從小丫丫落水後,表面上看起來是沒事了,可她每每的行為,讓人還是知道,她心裡很難受的。
今天聽大丫說姜瑜兒家天麻收回來了,正在家裡拾掇,帶著大丫就過來了。
“妞妞!”羅氏一到院門口就叫了一聲姜瑜兒。
姜瑜兒抬頭看去,站了起來:“二嬸,你怎麼過來了?”
從小丫丫落水後,羅氏的身體就不是很好,可能是傷心過度。有些人,會發洩,心裡難受,會想到別的辦法來排解,可有的人,看起來是沒事的,可內心的痛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羅氏,很明顯就是後一種。
“聽大丫說你家天麻收回來了,家裡冬小麥也種下去了,閒著沒事,過來看看有什麼地方幫得上忙的。”羅氏扯出一抹比哭更難看的笑容來。
看得姜瑜兒心疼不已。
“二嬸,這裡我阮嬸就能幫得過來,你身體不好,在家好好休息就行了。”姜瑜兒上前攙扶著羅氏坐了下來。
羅氏卻說:“在家也沒些什麼事,大丫也就忙過來了。你們家現在忙,我就過來看看,看看有什麼能幫得上忙的。”
上次姜瑜兒家燉了兩隻老母雞,姜二柱家也送了好些過去。
姜瑜兒知道羅氏身體不好,所以家裡吃點好的,都會讓阮嬸多弄點,然後給她送些過去。
姜家在張莊村也就獨門獨戶兩家子,還是親兄弟。這的血親不團結好,你還看別人會來團結你嗎?
雖然說張莊村的人都很和諧,也沒說仗著張家人比較多,欺負兩家外來戶。但也不能一家子在這裡,還不團結,鬧得讓人笑話。
更何況,姜二柱家一家子,對姜瑜兒兄妹也不錯。羅氏還給他們兄妹做不少衣服,對羅氏好,姜瑜兒覺得是應該的。
現在羅氏願意過來走走,也許這也是好的。不然整天坐在家裡,不亂想才怪了。
村裡的村學也建得差不多了,上次洛雲碩聽姜瑜兒說在給村裡請個先生,他應下了。
村學眼看就要竣工了。可洛雲碩的先生卻遲遲未到。
姜瑜兒很想去催催,但人家願意幫忙,自己怎麼好意思開口去催。
更何況,這個時代的讀書人,不像自己的那個時代,隨地一撈都是個大學本科什麼的。
大丫看母親坐下後,也主動跑去跟阮嬸一起收拾起天麻來。
從小丫丫走後,大丫也沉默了不少。以前總會跟姜瑜兒犟幾句的,現在都變得一是一,二是二的了。好像一瞬間,她長大了不少。
看到這樣的大丫,姜瑜兒也默默地疼在了心裡。
“大丫,等村學建好了,你也去學堂唸書吧!”姜瑜兒蹲在她旁邊,輕聲說。聲音不大不小,剛剛好在坐的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大丫卻搖了搖頭道:“不了,家裡事情多,我在家幫我娘。”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