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瑜兒笑著道:“民女曾經在一本書上看過,朝廷給百姓發放糧種一事,大人您看這法子在咱們大月國能否行得通?”
周志國一聽,心裡頓時有些高興。只會,也就那一剎那間的事情,因為他很清楚,現在國庫的情況。年年征戰,今年又因為上半年旱災,下半年洪澇,國家拿出去賑災的銀兩不少。這次要是想要再拿出來些銀兩購買糧種發放下去給百姓,這恐怕真不好辦到。
姜瑜兒看到他的難處,雖然不知道國庫現在的情況,但也知道,這一年來,大月過應該不好過。不說別的就單說她知道的,就拿去年年底北方戰事,今年以來,南方大旱,接著就是洪澇。其他地方她不清楚,就說織雲鎮,那也基本是顆粒無收。
挨著他們張莊村近一些的幾個村落,那因為跟風,所以才保住了些糧食,還有村裡房屋財產的也才沒有損失什麼。
於是:“周大人,要不這樣吧!你讓各村裡正或者村長的問問,如果有人願意種冬小麥,可以到張莊村來找我。”
周志國一聽,眼睛一亮,這正是他所求的。
站起來,朝姜瑜兒深深鞠了一躬:“在下替餘建縣百姓謝過姜姑娘了。”
這周志國也是個人精,從本官到我,再到在下。這是一步步往下拉低自己的位置,也讓姜瑜兒感到了一種被尊重的感覺。
姜瑜兒兄妹倆也站了起來,趕忙說:“周大人多禮了,身為大月國的一份子,國難當頭,豈能藏私。”
這話周志國很受用,他們家世代為官,之所以來到這個小縣城,那也是不想繼續待在京城。他不喜歡那種爾虞我詐的感覺,自認為做得一方父母官,為一方謀福利,比他在京城輕鬆多了。
兄妹倆辭別了周志國,因為買種子的事情沒辦妥,又被周志國耽誤了一些時間,兄妹倆想了想,就在縣城先住一個晚上,明天把事情辦妥了再回去也不遲。
更何況,跑來跑去的,以姜瑜兒對馬車的這種暈車程度,怎麼都不會願意多跑幾趟縣城了。
兄妹倆秉著出門前財不外露的做法,找了個普通一些的客棧住了下來。又去外面看了看,看看縣城還有些什麼新奇的東西。
姜子蘇想去逛的,其實也就只是書店之類的。上學後,他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學習上。一心想著,要給妹妹考個功名回去,也不枉妹妹一個人供他們兄弟二人上學之辛苦。
姜瑜兒沒什麼好逛的。她對其他的沒什麼要求,看哥哥想去書店,她也就跟了去。
“子木?”兄妹倆正說著要買點什麼的時候,姜子蘇被人從身後拍了一下。
姜子蘇下意識轉過了身,看到叫住自己的是跟自己同一個學院的徐斌,也笑著跟他作了一揖,叫了一聲:“子瑜兄也來縣城?”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