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餘建縣織雲鎮張莊村姜家遺孤,明事理,變是非。國難當頭……”一系列的誇讚下來,高帽給姜家帶了不少,最後賞賜了姜家一堆的東西。
姜瑜兒是很缺錢,但這個時候,她知道,是不能收下這些賞賜的時候。於是開口道:“公公,聖旨民女接下了。但這些金銀,還請公公帶回去。國難當頭,這些金銀,就當是民女捐給那些受災嚴重地區的百姓的。”
姜瑜兒說讓於公公把這些金銀什麼的收回去的時候,於公公還在心裡暗罵這個農女不識好歹,但聽到姜瑜兒後面的話,他又不得不讚嘆一句,真是個識大體,明事理的好姑娘。
其實,姜瑜兒不是不想要那些錢,但她知道,自己要還是收了這些東西,不就是坐實了自己其實就貪圖皇帝給的這些東西,所以才會去鎮上搭棚施粥的了嗎?
現在家裡有了聖旨,也算是為哥哥弟弟掙了一個好的名頭。至於金銀這些身外之物,只要自己肯努力,還怕掙不回來?
村裡人聽了姜瑜兒的話,有些人覺得姜瑜兒是傻,也有人覺得,這樣姜瑜兒,才是他們認識的那個,善良的姜瑜兒。看著那一盤子的銀錠子就這樣,被太監給端了回去。村民們心裡還真有些眼紅,但眼紅歸眼紅,想想也能理解。
姜瑜兒把人迎到堂屋坐下後,讓哥哥姜子蘇陪同。阮嬸泡了茶上來,又端了些昨天從鎮上買回來的瓜果點心,這才退了下去。
姜子蘇剛開始有些膽怯,但看妹妹一個小女娃家的,見了這麼大個人物,也跟沒事似的,心裡也就放鬆下來了。
招呼著於公公道:“公公,農村人沒什麼好招待的,喝點點心喝點山茶吧!”
於公公雖然有些嫌棄,但聽了師傅的話,對於眼前看到的這一切,也都默默地記在了心裡,面不改色地拿起了那不起眼的茶碗,輕輕的泯了一口茶。
只是,這一口下去,眼睛頓時眯了起來,真想不到,這山野之處,還能喝到如此好東西。有些不可置信,端起茶碗,又喝了一口。忍不住跨了一句:“好茶!”
他這半天都不吭一聲了,這一聲出來,可把姜子蘇給嚇了一大跳。有些惶恐地朝於公公看去,只見他眉開眼笑的,端著那碗茶捨不得鬆手。看到這裡,姜子蘇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喝過茶,也歇過了。姜瑜兒本想要留飯的,只是被於公公給拒絕了。姜瑜兒給他塞了個小布包,卻被他拒絕了,道:“你給雜家這些,還不如給雜家包一些你們家那些山茶,雜家好這口。”其實,他是想說,師傅喜歡喝茶,給師傅帶點回去嚐嚐鮮。
姜瑜兒一聽,頓時有些為難了。本來家裡茶葉就不多,而且準備好了,要給孟老送一些的。可現在這個於公公卻開口要了,說不給也不好,給了,送孟老的又沒有了。
衡權利弊,姜瑜兒最後想到了個折中的辦法,那就是一人一半。都說閻王好說,小鬼難纏。這些在皇帝身邊辦事的太監,那起的作用可大可小,千萬不能得罪了去。
包了茶出來,姜瑜兒有些為難地道:“公公,這茶民女家今年也沒多少,明年民女找些人來,多種點茶葉,再託人給公公說些進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