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幾個工匠都有些似懂非懂地點著頭,姜瑜兒又讓張三順駕了牛車,上鎮上去買了一些紗布。粉刷牆壁,紗布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又帶著幾個工匠去了後山的竹林裡,砍了幾顆很大的竹子,幾人先是不懂,但見姜瑜兒讓他們做出來的東西后,也算摸清了,這竹筒的用意。
這跟小孩子用的水槍一樣,直接注了水,往前門堆出去就行。只是,這樣子大了些罷了。
等張三順回來,姜瑜兒又讓他去把家裡原先準備好的木缸給搬了出來。支了個架子,把買回來的紗布四角固定,給掛了上去,下面放了一個大大的木缸。讓人把石灰裝進一個木缸裡,然後加了水浸泡。又找來之前準備好的木瓢,把那些已經浸泡得差不多的石灰誰攪拌均勻,然後往那紗布裡舀。不一會兒,紗布裡面堆積了不少石灰殘渣。紗布下面的木缸裡也裝了不少石灰水。
看了一下濃稠度,姜瑜兒覺得還是不夠。不過,這些得等石灰沉澱下來後,舀掉些水就可以了。
幾人看了看,哪裡還有不懂的。接過木瓢,開始動起手來。
附近的村民們也圍了過來,她們也好奇這是在做什麼,那麼大的陣仗。
只見一個工匠拿了之前做好的水槍,往哪已經過濾好的石灰水裡吸了一管石灰水,往姜瑜兒家外牆上一噴,頓時黃色的牆面,鍍上了一層白色。
姜瑜兒眉頭一擰,這樣的石灰水,濃度還是不夠。但要是再幹一些,恐怕又噴不出來。看來,只能等它差不多幹了,再上一層了。
見他們都忙活起來後,姜瑜兒這才帶著小子銘去了村口牛阿爺家。她要請牛阿爺幫忙做一些抹牆用的板子,外牆這樣噴一噴也就差不多了,可內牆卻不行,得上一層砂漿,在上一層石灰水。這樣才不至於像外牆一樣,有些怪異。
姐弟倆進門的時候,勝子正在幫爺爺不知道撿些什麼東西。好久沒跟好朋友一起玩的小子銘叫了一聲後,自己跑了進去。
牛阿爺見來人是姜瑜兒,笑著招呼了一聲:“妞妞來啦?”然後對勝子說:“快去屋裡拿凳子來給你妞妞姐坐!”
姜瑜兒忙打斷道:“牛阿爺,別忙活了。我來是找您幫我做些東西。”
牛阿爺忙放下手中的活計,問道:“妞妞想做些什麼?”
姜瑜兒把那抹牆用的石灰板子跟他說了一下,牛阿爺嘿嘿一笑,道:“我老頭子還以為什麼東西呢!這不是跟小娃用來拍雞毛毽子一樣嗎?”
姜瑜兒一想,還真長得一樣。笑著點了點頭道:“就是這個。”
牛阿爺是個慈祥的老頭子,平日裡這些小東西也做了不少。有些孩子拍雞毛毽子的木板壞了,就會來牛阿爺家要。而且這些邊角料做的東西也不值錢,老人家二話就給了。
現在姜瑜兒來找,老人家正好放了不少,二話不說,帶姜瑜兒去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