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祭祀完,只見里正說了一句:“放炮!”
外面放禮炮的農夫點了一掛鞭炮就跑開了。‘噼裡啪啦’的鞭炮聲響起,整個張莊村的人都聽見了。他們彷彿都聽到了希望,看到了未來。都圍了過來,又朝姜瑜兒搭訕的,也有來問什麼時候開工的。
只見姜瑜兒拿了一把鋤頭,一個二錘,走到路口燒香燒紙敬過的地方挖了挖,敲了敲。這事也就算成了。里正高興,這樣的大事,村裡出了頭豬,殺了全村人都來吃。
當然,這豬也是村裡人你一個銅板,我一個銅板地給湊起來的。
“大家安靜,大家安靜!”里正跟村長兩人站在祠堂門口的臺階上,朝著底下的大傢伙擺了擺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他有事情要宣佈!
等村民們都靜下來後,他才咳咳,道:“今天是咱們張莊村的大日子,每家都出了銅板買了一頭豬,今晚咱們就吃大鍋飯。大家積極點,主動點。有米的出米,有油的出油。什麼菜什麼的都可以。今晚就在祠堂門口,吃一個大團圓飯。”
“好!好!好!”里正話音剛落,下面馬上就有人附和道。
“都散了吧!”村長也站了出來,揮了揮手,讓眾人回去處理事情。
姜瑜兒家現在是張莊村唯一一戶條件比較好的農家,她讓張三順去拿了二十斤大米,十五斤白麵出來。他們家五個人用飯,出得也多。村裡人看了,都連連點頭稱好。
既然是大鍋飯,那就得有人出來做飯,有人出來打雜。一個村裡,上下幾百口人,老的少的除外,年輕壯實的也又三四百人。你打水,我淘米的。很快,晚飯做好了。漢子們都往家把自己家的吃飯的桌椅給搬了過來,三五成群地坐在了一起。
看到眼前這樣的場景,姜瑜兒想到。這樣的場景,怎麼能少得了酒。打發了姚老二去鎮上買來五十斤白酒,漢子們一聽,心裡都高興得不行。
不是說他們平時喝不起酒,而是這樣集體喝酒的,他們活了一輩子,還是第一次。
里正見狀,心裡也高興。想著,回頭跟村長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以後每年的這一天都來一個大鍋飯。有助於村民們團結友愛。而且,這是他們張莊村第一次辦大事的日子,值得紀念不是?
確實,這事後來跟村長一商量就定了下來,以後每年的這一天,張莊村的人都聚在了一起。自發地從自己家拿吃的,用的。即使以後張莊村擴大了不少,日子也好了不少,都沒變過。
晚飯後,各自搬著自己家的東西,回家了。姜瑜兒也不例外,她們家的東西不多,有四個長工幫忙,很快也就弄完了。
回到家裡,姜瑜兒給自己燒了一桶水,回屋把出了一天的汗給洗得乾乾淨淨的。換了乾淨的睡衣,躺下了。
要知道,明天開始修路,她的紅磚窯也快開起來了。雖然這路有造福張莊村的意思,但主要還是自己用起來方便不是。只是,如果那些事情都辦起來了,自己家的人手就不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