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很多東西,他覺得沒用的,都給拿了下來。只帶了簡簡單單一些衣物及被褥,其他的都放家裡了。這就是傳說中的,男孩出門跟女孩出門的不同之處。女孩子總有拿不完的行李,而男孩子就簡單很多。隨身幾件衣物,被褥。其他的,他們沒那麼高的要求。
鎮學的長衫姓孫,是一個留有山羊鬍子的小老頭。剛開始看到姜瑜兒跟著幾個男孩子走進來的時候,很是不滿意。要知道,書院這種地方,一般都不允許女子進入。
只是,姜瑜兒家情況特殊。家裡只有兄妹三人,無父母。她自認為自己活了二十幾年,兩個小孩子,還是可以的。
孫長衫聽完他們的來意後,先是大量了一下姜阿毛,問:“你叫什麼名字?”
姜阿毛一聽,立馬跪了下去:“學生見過夫子!學生姓姜,以前的都是小名,還請夫子賜名!”姜阿毛恭敬的語氣,讓孫長衫心裡好受了不少。
他看了看姜阿毛,說:“嗯!既然你姓姜,就給你起一個姜浩然如何?”
姜阿毛一聽,眉頭一擰,恭敬地說:“謝夫子。只是學生弟弟叫姜子銘,能否……”
他後面的話還沒說完,孫長衫哪裡會不知道他的意思。只是,這小兒子都取了名字,為何大兒子沒名字?
他看了看姜阿毛,又看了看姜子銘。是兄弟沒錯,從他們的眉眼間就能看出來相似之處。
見夫子眉頭緊鎖的樣子,姜瑜兒哪裡會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上前一步,彎了彎腰,行了一禮道:“回夫子,小弟以前名叫姜二狗,父母走後,我給弟弟取名為子銘。韶光染色沐春風,聞道學子銘恩情。弟弟還小,我一個農女,能教他的不多,只希望他能銘記,不忘初心。”
她這一說,也算是說明了,為什麼弟弟有名字,而哥哥沒有了。因為這個時代,還沒有妹妹給哥哥取名字一說。
誰知道,她一解釋,孫長衫眉頭皺起來就沒停息過。都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可姜瑜兒身上,哪裡體現出來了?
“好一句韶光染色沐春風,聞道學子銘恩情。”孫長衫雖然很不喜姜瑜兒的做法,但也不得不承認,這句詞說得記號。想了想,看了看姜阿毛說:“既然你弟弟叫子銘,那你就叫子蘇,子子木可好?”
姜瑜兒一聽,及其滿意。蘇,天生聰穎,多才賢能。雖說,一個名字不能代表什麼,但在於寓意不錯。姜瑜兒拉著弟弟,跪了下去,給孫長衫嗑了一頭。雖然她很不喜歡古代這動不動就磕頭謝禮的,但看在這個孫長衫給哥哥取了一個她滿意的名字份上,就給他嗑上一頭,也無所謂。
姜阿毛也磕頭謝了恩。
孫長衫摸了摸姜子銘的小腦袋,說道:“子銘,以後你的字就叫子賢。”姜子銘是小人精,一聽孫長衫的話,立馬磕頭謝恩了。
安頓好了哥哥弟弟,姜瑜兒讓長工把牛車趕到賣文房四寶的地方,問了一下,是否有三字經及弟子規,店家均搖頭表示,三字經倒是有,就是沒有她說的弟子規。姜瑜兒又買了些筆墨紙硯,這才安心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