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兒姐姐,我跟我姐吃完飯才出來呢!”姜子銘是個愛說話的孩子,在家裡,要死沒有他,還真會少了不少樂趣。
小棗聽了,玩笑似的說一句:“還是你家好,這個時辰就能把晚飯吃了。我家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呢!”
小棗姓張,在村裡,張姓是大姓。誰都知道,老百姓晚飯晚,但這個村的張家更是個奇葩,他們家的晚飯差不多都要太陽落定,才會開飯。也因為這樣,有了一個玩笑:“張家晚飯,縣裡集散。”也就是說,他們家的晚飯晚得不行。
姜瑜兒也笑了笑說:“你還是趕緊回去吧!不然就真趕不上晚飯了。我跟子銘再逛逛,就當是消食了。”
小棗也道了聲好後,轉身回去了。
“姐,你說咱們家的地,明年真能出糧食嗎?”
“肯定得出糧食,不然我跟哥那麼辛苦幹嘛?”
“那就是說,明年,咱們不用去鎮上買口糧了?”
“嗯!”姜瑜兒點了點頭,目光看向遠處,她已經想好了,旱地土松的,她打算種上半夏,入秋就能收。土緊的旱地就種上前些日子跟哥哥去山裡挖回來的紅薯。水田,她打算種稻子,再養些魚,雖不值幾個錢,但也能補貼一些家用。
低頭看了看已經有些小肉肉的弟弟,笑著問:“子銘,姐明年送你去學堂可好?”
小傢伙一聽,眼睛都發亮了。但很快也就暗淡了下去。他雖然人小,可也知道家裡的情況。聽說上學堂要花不少銀子,他家哪來的銀子。低著頭,搖了搖頭說:“我不去了,明年我就跟著哥哥姐姐種地。”
看到這樣的弟弟,姜瑜兒好一陣心疼。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他才多大的孩子,就知道心疼家人,想要在家幫忙做些事情呢!
“明年姐有錢了,你跟哥哥都去。家裡田地不多,姐一個人忙得過來。更何況,姐打聽過了,學堂裡農忙的時候都有農忙假,你跟哥哥不也可以回家幫忙嗎?”姜瑜兒心疼地摸了摸弟弟的小腦袋,說道:“明年,咱們家還要蓋個大房子,這樣你跟哥哥也可以不用擠一個屋。”
話弊,就見小傢伙一張白淨的小臉又一次揚了起來,滿臉的希冀。可以看出來,他多麼渴望上學,多麼渴望能過上好日子。
次日,姜瑜兒背上小揹簍,跟著哥哥進山了。姜子銘則在家裡看著八角翻曬。
兄妹二人一邊要採八角,一邊注意著山裡的半夏。有就給挖回去放著,來年種下田。姜阿毛也聽那詹掌櫃說了,這半夏可是個好東西,一斤能值二兩銀子呢!
突然間:“哥,你看,你快看。天麻,真的是天麻呢!”姜瑜兒歡喜的聲音在耳邊響起。順著妹妹的叫聲,姜阿毛也看了過來,之間地上長了些白色的杆,上面還有幾朵小花。看妹妹歡喜得跟什麼似的,之間撲了上去。拿出小鏟子就往那東西周圍的土上輕輕挖去。
一會兒功夫,就見土裡被挖出來不少小小的,肉肉的,沒有根,很是光滑的小東西。就見妹妹挖一個出來,就瞎樂呵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