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懷瑾,走了?
她拾起桌面上的那封信,古樸的宣紙上洋洋灑灑寫了兩頁字。第一頁是墨懷瑾寫給她的信。
“花卿淑覽:
見字如晤。近日諸多煩瀆,惶愧奚如。廢神之處,泥首已謝。因俗務蝟集,事與願違,故不得不辭卿而去。卿喜蛤蜊,餘曾於古書得窺一古法,惜無韶光可為卿烹,記於其後,卿可於閒暇之時試之。茲謹奉上微物一件,伏望莞存勿卻,他日有緣,於中原見,此為信物。令堂大人前,祈代叩安不另。
順祝時綏。
懷瑾手肅。”
第二頁是墨懷瑾第一頁中提及的古法蛤蜊:
“水煮去殼,切豬肉肥精相半,作小骰子狀,酒拌炒煮半熟。次下椒蔥砂仁末,鹽醋和勻,入蛤蜊同炒,一轉取前煮蛤原湯澄清烹入,滾過取供。”
不告而別?
她匆匆忙忙把墨懷瑾留下的東西捲起來拿好,拉開房門便跑了出去。
楊嬸坐於樹下搖著蒲扇,看見花卿匆匆忙忙地跑出來,她連忙叫住花卿。
“哎呀,花卿,你怎麼回事啊?怎麼還在家?你早上沒跟墨公子一起走啊?”
花卿搖了搖頭,楊嬸一下子臉色就變了。
“哎呀,花丫頭你是不是糊塗了,你既然是墨公子的人了,那墨公子看著也貴氣,人也長得精神,你怎麼不跟著他一起走呢?錯過這麼好的男人,以後可就難找了。”
花卿聽了懵了半晌。
“不是,楊嬸,我什麼時候成了墨公子的人了?”
花卿全然忘了昨天她對著眾人的面說墨懷瑾是她男人的事,楊嬸翻了個白眼,這死丫頭這會還跟她裝呢?她心裡若沒墨公子會這麼火燒火燎地跑出來嗎?正好楊嬸的兒子阿大荷著鋤頭經過,楊嬸忙把他扯過來。
“阿大,你快回去,把牛車趕過來,送花卿去彭城。他們趕路,晚上肯定會宿在彭城的驛館,你帶花卿去尋。”
阿大不解,問道:
“他們是誰,帶花卿去尋的又是誰?”
“墨公子,他們有一支軍隊,人多好找的。趕緊去。”
花卿感到莫名其妙,她想解釋什麼,楊嬸卻一副瞭然於胸的模樣,她拍著胸膛喊道:
“你放心,真娘那還有我呢!你趕緊尋你的如意郎君去,過了這村,可就沒這店了。”
花卿瞬間想撞死,她想跟楊嬸解釋,她之所以著急找墨懷瑾,只是想把墨懷瑾的玉佩和錢財還給他,才不是楊嬸理解的那樣,是因為自己喜歡他想跟著他私奔呢!
算了,等回來再跟楊嬸解釋吧!她咬咬牙,心一橫便跟著阿大去了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