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五,對這些人,你怎麼看。”朱元璋用考較的語氣詢問朱肅道。
“還能怎麼看,他們都已經膽大包天,聯同倭國餘孽亂黨刺王殺駕了。”
“不斬盡殺絕,如何彰顯朝廷威嚴?”
老朱呵呵一笑,對這事的態度倒是雲淡風輕。轉頭對徐達道:“看看,看看,你這女婿,這幾年頻頻領兵,倒是殺伐果決了許多。”
徐達也笑,他早先剛開國時,也是做過宰相的。現在在和林平衡草原大勢,一手政務之能更是鍛鍊的爐火純青,老狐狸也似。
他對朱肅笑道:
“動手的不過是那些人……沒了利益,又失了官場地位。但那些人背後代表的,才是這人世間的大勢。”
“你殺一兩個,無關痛癢,真要鐵了心思追索起來,那可就牽連太廣了。”
“你下得了手?”
朱肅冷笑一聲,道:“岳父,本來就算沒這檔子事,我也要勸父皇和大哥將這些人好生整肅一番的。”
“咱們大明發展三十多年,積累了太多的沉珂雜碎!”
“若是不將這些王八羔子弄死弄殘,您信不信,咱們想法子給百姓增添的營生,到頭來都能被他們給搜刮了去,成了他們的揮霍之資。”
“現在是他們還沒反應過來,只以為咱們君臣要斷他們的活路,才出此下策。”
“等他們反應過來,哼!就是他們陰謀篡奪咱們努力果實的時候。”
自從得知了大明之亡的緣由後,老朱這幾十年間,一直在想盡方法的,抑制這些地主兼併土地。
早期大明地多人少,矛盾還不尖銳,地主們你圈你的地,朝廷我分我的地。
等到了後來,大明的人口漸漸上去了,土地的分配也趨於飽和,地主們開始按照那些老方法,準備趁著天災、或利用放貸等辦法套勞自耕農,吞其土地,使其成為佃戶的時候。
卻驟然發現,他們吞不動農民們的土地了。
早已得知日後大明悲劇的老朱和朱標,在這數十年裡殫精竭慮,治理內政,出臺了許多具有針對性的辦法。
災年饑荒?大明推行了來自鳳鳴洲的新型作物,增產增收,如今的農民們幾乎家家都有些許餘糧,饑荒對農民的威脅已經大大降低。
大明還改進了明初糧長制,將糧長制轉化為一個個類似於後世生產小組一般的互助農莊組織。
這大大增強了農民們對突發災害的應對能力,而即便仍有災害使得農民無法應對,大明的海外戰略,也使得農民們有了一條比賣地當佃戶更好的出路。
真的活不下去了,百姓們往往會選擇讓家中的一位男丁,跟著朝廷的船隊出海謀生。
海外對於漢人的需求,可以說是一個個無底洞,而且海外遍地黃金,朝廷和分封在外的封臣、甚至是和朝廷有關係的皇商們,都很樂意用高額的薪資僱傭漢人出海。
這份薪資,便可以為遭災的家庭度過暫時的苦難。這些出海務工的漢人們回來,往往還會為家庭帶來一筆龐大的收入。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政策,比如大明銀行提供的寶鈔貸款,朝廷主導的移民計劃等等。
想要吞併土地?想要在災年囤積居奇?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