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置身於熔岩深處,無論向四面八方任何位置觀望,所能看見的,也只是火紅的熔岩罷了。但蕭昇的雄渾神識,卻似另一雙無形之眼,能夠穿透熔岩地殼,看見在彼端所發生的一切。
緊接著,蕭昇眉宇間的神情,變得無比凝重,甚至更有幾分震驚,當中又摻雜了幾分駭然。儘管從熔岩之間所傳來的妖氣,已經變得若有若無,極為稀薄。若再不加緊動身追蹤,便隨時可能失去海山的蹤跡了。但蕭昇依舊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放棄追蹤海山。立刻改為奮力向上方移動。
宇宙四大,地水火風,四大假合,即為天地。龍脈之內雖然自成乾坤,與外界環境截然不同,玄奇不可思議,但同樣也四大俱備。最開始那片雲海穹蒼之地,大概屬於風。因為風之一物,無形無相,變幻無常。與雲海穹蒼的特性,恰好若合符節。
至於熔岩煉獄之地,則毫無疑問,就是屬於火。除此之外,龍脈內肯定還有分別屬於地和水的兩處地域,此事肯定毋庸置疑。
就在蕭昇進入了熔岩煉獄之地,親眼目睹海山和王保保兩者大戰的同時,龍脈之內,另一片屬於“水”的地域之中,同樣也上演了另一場激烈血戰。
這片地域,同樣也是一座巨大無匹,不比熔岩之地稍小半分的洞窟。洞窟之內,到處都是奇形怪狀的鐘乳石,更有七彩熒光閃爍,顯得美不勝收。地面處則積水成潭,深不見底。潭水奇冷逾冰,導致整片洞窟之內,都是寒氣瀰漫,凍入骨髓。
此時此刻,這片寒潭鍾乳之地以內,高高矮矮,合共站著七、八道身影。他們分列左右兩側,乍看之下,就是壁壘分明的兩大陣營。
左首側那四條身影,乃是長鯨子、圓玄道人、妙音尼、苦善和尚。他們都參加了招賢大會,並且同樣在初選之中脫穎而出,屬於有資格進入複選的十六強高手。
右首側那四條身影,卻是神武金剛、忿怒金剛、真善金剛、大智金剛等四人。作為大梵天宗的四大金剛,他們在宗內地位,還要更高於五**王,僅僅比三大菩薩稍遜一籌。但事實上,差距也並不大。
因為大梵天宗之內,向來都有規矩,大力鼓勵門下弟子的上進自強之心。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舉行武鬥大會,讓門下弟子相互比武較量。只要是大梵天宗門徒,便有資格在武鬥大會之上,向包括大梵天王在內的任何人提出挑戰。一旦在挑戰中取得勝利,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取代其地位。
在這種“能者上,不能者下”的氛圍之中,大梵天宗內任何人,包括一宗、二尊、三菩薩、四金剛、五法王、十八紅衣喇嘛等全體高層在內,都時時刻刻,不斷努力自強,絕不敢有半分鬆懈。
因為只要稍一鬆懈,被下面的人趕了過來。那麼在武鬥之中戰敗者,非但地位不保,甚至連本身性命,也隨時會丟掉。生死攸關,誰敢輕忽大意?
四大金剛之中,以神武金剛修為最高。他是大梵天王的親傳弟子,雖然無緣修練龍藏大心經這宗內至高無上的神功。但所修煉的小乘般若密藏功,同樣是一門不可多得的絕學。三年之前,神武金剛絕學初成,曾經和三大菩薩之中的冷月菩薩激鬥千招,最後僅以毫釐之差而落敗。
冷月菩薩武功大成以來,從未未曾被人逼迫到如此地步。他知道假以時日的話,神武金剛肯定可以百尺竿頭,再上一層。到時候,勢必成為自己的心腹巨患。故此當時冷月菩薩就有意狠下辣手,斬草除根。
只可惜,神武金剛是大梵天王的弟子。大梵天王對他,自然百般迴護。冷月菩薩欲下殺手而不成,無可奈何,只好放過神武金剛一馬。
從那時候開始計算,至今已經過去了三年。這三年之中,神武金剛依法加倍用功修練,實力再有極大進步。假如冷月菩薩還活著的話,縱然這三年間他也未曾有絲毫鬆懈。但彼此若二度交手,神武金剛至少有六成機會,可以取而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