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武煌焚天> 784:繁華大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784:繁華大都 (2 / 2)

多年夙願將有機會成真,伊賀飛仙和甲賀刀仙兩人也沒怎麼多想,立刻便一口答應了。然後他們當天便收拾行裝,帶著一群下忍,跟隨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動身前來大都。

由成吉思汗開始算的話,蒙古人崛起至今,已經有一百五十多年了。蒙古鐵騎所至,幾乎所向無敵。蒙古人所佔領的疆域,東西縱橫,幅員有數萬裡之廣闊。古往今來的國家,都沒有能夠與它相比的。

當然,此時蒙古人也早已分裂。除去主體部分的元朝之外,分別又有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等大大小小,不下十多個汗國。

這些汗國雖然都由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後裔所統治,但和忽必烈這一系之間的關係,卻有好有壞。而且大多自行其是,並不會聽從元朝皇帝的命令。

但無論如何,這些汗國畢竟都由蒙古人所統治。所以這個時期,連貫東西兩方的商路,顯得前所未有地通暢。大都既然是元朝皇帝的居所,天子腳下,自然更加繁榮。各小國各部族的使臣貢員,再加上東西方的商人,可謂多得不計其數。

走在大都的街頭上,便見來來往往,充塞了濃濃的異國風情。黃面板、白面板、黑面板,黑眼睛、綠眼睛、黃眼睛、黑頭髮、紅頭髮、金頭髮……幾乎想得出來的花色,全部應有盡有,教人為之目不暇給。

招賢大會初賽結束之後,有兩天的歇會期。甲賀刀仙和伊賀飛仙兩人,早已約定趁這機會,往大都各處進行遊覽。只是他們人生地不熟,於是便扯上星宿仙子,三人一起結伴而行。

要說大都最值得遊覽的地方,首選中心臺。顧名思義,這是一座恰好位於城市正中心位置的石臺,方圓佔地一畝。臺上興建了一座樓閣,名為中心閣。樓閣高三重,內建壺漏、鼓角等計時、報時工具;第三重樓上,則安置著一口大鐘,聲響洪亮,全城遍聞。所以又稱之為“鐘樓”。

此外,鐘樓附近的斜街市,正是大都最繁華之商業區。在這裡市場上做生意的,不但有中原境內南北的豪商巨賈,而且還有遠自波斯、天竺的商人。

凡世界上最為稀奇珍貴的東西,都能在這座城市找到。比方說寶石、珍珠、藥材、香料、氀毷貂豽等珍貴皮毛、珠瑁香犀等奇珍異寶、錦紈羅氎等高貴紡織品,統統應有盡有。

東瀛倭國土地狹小,物產貧瘠。即使是他們的什麼天皇,什麼關白,什麼一品二品大臣之類公卿貴族,日常的衣食住行,往往還不及中原這邊一名富裕地主。

即使是作為倭國武士首領,實際上掌握了倭國大權的徵夷大將軍,生活上的享受也遠遠比不上諸如梁王、泰永王等蒙元宗室諸王。更不用說其他的武士、忍者之流了。

故此,即使伊賀飛仙和甲賀刀仙兩人,都是武道修為極強的絕頂高手。但他們進入大都以後,照樣好比兩個鄉下農民,驟然進入了皇帝的金鑾殿。簡直看得眼花繚亂,什麼都覺得新奇,什麼都覺得有興趣。

這日大早起來,伊賀飛仙和甲賀刀仙,再加上星宿仙子,三人結伴同行。他們在鐘樓附近,興致勃勃地遊玩了整整一個上午。中午時分,三人進入一所酒樓坐下,叫了酒菜。

這些菜餚,在中原只屬尋常。但假如在東瀛倭國的話,卻已經是隻有徵夷大將軍,才有資格日日享用。連天皇與關白也唯有逢年過節,才能嘗上一次的水準了。

三人一面喝酒吃菜,一面興致勃勃地商量,下午究竟要去哪裡遊玩。忽然之間,卻聽得旁邊桌子上,有人操著一口明顯帶有川蜀口音的官話,和身邊同伴高談闊論。

“大唐貞觀十九年,唐太宗下令,在幽州城內建一座寺廟,以祭祀跨海東征高句麗時死難的將士,那就是憫忠寺了。寺內建有一座高閣,名為憫忠閣,有諺語“憫忠高閣,去天一握”,可見其高大。

憫忠寺內的大雄寶殿,外牆以十二柱為骨架,室內同樣以十二根柱子支撐,結構獨特,和皇宮內御花園的設計,完全一致。

大殿之內,供奉著華嚴三聖。就是毗盧遮那佛、文殊菩薩,還有普賢菩薩。供奉華嚴三聖的臺座,合共分為三層,下層為千葉蓮瓣巨座,每一瓣上鏤一佛像;中層為東南西北四方佛,最上層才是華嚴三聖。據說,這三聖像都十分靈驗。只要誠心祈求,絕對有求必應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