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郭山義有勢在必得之舉。
其餘幾個也有寸步不讓之意。
這價還會更高。
那麼他劉氏終究也得不到。
他在心裡早有了盤算——
蜀州的鹽商在寧國算不上最大,但蜀州的大鹽商每年實得之利在二百萬兩銀子上下。
蜀州有不少的鹽商。
據說蜀州的鹽盤子大致利潤在數千萬兩銀子左右。
寧國有五個道。
年盈利就至少有兩個億。
那是青鹽!
是扣除了鹽稅之後的純利潤!
現在買的是這雪花鹽的總銷售權!
用皇上的話說,便是寧國鹽業總經銷!
皇上給此鹽作價一兩銀子一斤,這是給總經銷的價格。
皇上競拍此次總經銷銷售權為五年,首次獲得者,將擁有下一次競拍的優選權。
皇上說此鹽售賣於市場的零售價格,定價一兩五錢銀子一斤……毛利五錢,就是五百文!
五百文……
這近乎於青鹽十倍的利潤!
青鹽的售賣權皇上並沒有取回,只是說當百姓們的收入提高之後,當這雪花鹽的提煉技術更加成熟成本降低之後,百姓們也是能買得起的。
這意思是在將來雪花鹽將佔據整個市場。
而味道苦澀的青鹽,將逐步淘汰。
為了保證他們的利益,皇上許諾當成本降低之後,定價與售價亦同步降低,最低會保證他們三成的利潤!
這足以讓他們傾家蕩產來獲得這筆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