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書,是讀到狗肚子裡去了啊!”
“你知道為父前來京都是做什麼的麼?”
“莫非你以為是為了看你?”
“這一次來京都的商賈很多,還都是咱們寧國赫赫有名的大商賈!”
“我們來,是為了競標航運,是為了拿到自己能夠經營的航線!也是為了成立一個商業聯盟共議商品銷往吳國之大事!”
“你身為門下侍中,官居一品,卻根本就不明白攝政王的偉大思想!”
“他這是在革除昔日沉痾舊弊!”
“是為了讓寧國的經濟大動脈不再被堵塞能夠暢快的流動起來!”
“漕運司的效率莫非你不知道?”
“兒啊,咱寧國即將迎來一場翻天覆地之變化,你若是還墨守成規,還看不清這大勢……莫如你早些向攝政王遞交辭呈,回景寧縣的三味書屋去教書吧!”
“不,書你也別去教了,誤人子弟!”
那夜蘇亦安徹夜未眠。
他想起了在三味書屋的時候李辰安說農的那些話,他豁然驚醒,才發現李辰安從那時起就已經堅定了大刀闊斧變革之決心。
而自己的思想卻依舊還停留在原地。
搞錢就一定會導致禮崩樂壞麼?
若是有了錢,如李辰安所構想的那般將教育普及至天下百姓,讓寧國所有家庭的孩子都能有書可讀。
他們能明事理知分寸,不再是以前的文盲,這是一種巨大的進步才對。
所以只要把握好教育的方向,讓寧國的孩子們知道道德的底線,讓律法更加完善來守住這一底線,搞錢似乎並非洪水猛獸。
蘇亦安想明白了。
世道之大亂,事實上更多的是因窮而起。
誠如李辰安所言,當百姓們都富足了,若再有外敵入侵,他們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不受侵犯便會拿起手邊的棍棒去與敵人拼命。
若他們家徒四壁,自己都要餓死了,有外敵入侵的時候,他們恐怕還會成為帶路人。
讓寧國富裕,讓寧國的百姓富裕,這才是迫在眉睫之事!
搞錢……
透過正當的商業競爭搞錢,搞別的國家的錢!
而不是如歷史上所發生的,透過沒收商人的財富搞錢,透過盤剝國人的血汗搞錢,這錢值得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