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風光依舊旖旎。
船頭三人此刻卻皆沒有言語。
鍾離若水有意無意的看了看李辰安。
李辰安卻看著那一江的水。
他總不能告訴向青雲他就是攝政王,他還好好的活著吧?
他只能閉嘴。
向青雲似乎沉浸在了那遺憾之中——
這個少年有著極好的見識,也有著崇高的理想。
他原本帶著希望去京都,可這還沒出行就聽見了攝政王被炸死在西山的訊息。
這訊息對他是個巨大的打擊。
以他的學識,要在今科秋闈金榜題名希望極大。
但當官這件事,有人為利當官,有人為名當官,當然也有人為民當官。
可在誰的手下當官卻極為重要。
比如,如果是姬泰執政,為民當官幾無可能。
但如果能夠在攝政王李辰安的手下當官,在向青雲看來,這是實現自己理想的最好的機會。
雖然他從未曾見過攝政王,卻聽說了許多關於攝政王的事。
他知道那位是寧國的詩仙,不僅僅是詩詞了得,他覺得攝政王寫的那篇《賣炭翁》,其意義遠比他的詩詞更為深遠。
也正是那篇《賣炭翁》,讓向青雲對李辰安有了別樣的認識。
他知道這是一位將百姓放在了心裡的攝政王!
跟著這樣的王,必然能成就一番偉業。
但造化弄人,他偏偏死了!
倒不是說跟著溫煮雨就無法施展理想抱負,而是那位就要登基為帝的皇長子……他才是寧國的皇帝!
雖說他和攝政王情同手足親如兄弟,或許他不會去否定攝政王所定下的五年規劃,但在向青雲看來,他恐怕不具備如攝政王那般的胸懷與遠見。
尤其是打破舊傳統,開創新局面的那種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