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幾度秋涼。
夜來風葉已鳴廊。
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
月明多被雲妨。
中秋誰與共孤光,
把盞悽然北望!”
妙妙姑娘將這張紙放在了一旁,又取了一張鋪在了面前,又落筆而下:
“這第三首詞,名為《折桂令、中秋》。”
“一輪飛鏡誰磨?
照徹乾坤,映透山河!
玉露冷冷,
洗秋空銀漢無波,
比長夜清光更多,
盡無礙桂影婆娑。”
“老子高歌,
為問嫦娥,
良夜懨懨,
……不醉如何?”
“這第四首……”
“第五首……”
“第十五首……”
當妙妙姑娘一邊寫著這些詞一邊吟誦的時候,坐在她對面的夏花已驚呆了!
她簡直難以相信那是李辰安在中秋詩會上,僅僅只用了一炷香的功夫便做出來了這些驚才絕豔的詩詞!
這是怎樣的文學造詣?
這需要多深的文學功底?
難怪寧國的皇帝會當場賜予他詩仙之名!
其才華……無論哪個國家的哪個大儒,至少在詩詞這事上,都不是他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