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舉極有深意,從大荒城至九陰城,不過區區三百里地。”
“此人,與其餘的荒人有很大的不一樣。”
李辰安微微一怔,“有何不一樣?”
“他懂得中原的文化,甚至他對中原文化還極為了解。”
“他率領秀山部落的漢子去打仗並不是蠻幹,而是採用了諸多的策略。”
“他統一北漠之後,對北漠的管理方式,採用的幾乎都是中原諸國的那一套。”
“他劃分了二十七州,建立了州城,讓原本遊牧的荒人定居了下來。”
“他讓荒人中的女子放牧,男子開墾荒地,他引入了中原的種植技術,而今荒人種出的糧食產量並不會比寧國低多少。”
“他將原來各部落的精壯男子編入了他的軍隊,組建了北漠鐵騎十三萬之數,拆分為十三支騎兵營,稱為北漠十三鷹,分屬於六大邊軍。”
“但最厲害的一支騎兵,卻是他親手訓練的五千騎,他們被稱為神鷹!”
“總之,此人無論是在軍事上還是在政治上,皆有著極高的造詣,未來……大荒國恐怕會成為寧國心頭之患。”
“你若是登基為帝,萬萬不可小覷此人!”
李辰安沉吟片刻。
他沒有料到夏侯卓對宇文峰有著如此之高的讚譽。
當然,此前他也沒有去關注過那天遠地遠的大荒國,聽聞宇文峰這個名字,還是去歲三月在廣陵城的時候。
鍾離若水在桃花山莊和他閒聊的時候提起過一嘴。
她說是寧楚楚說的。
如此看來,當時的寧楚楚對這個宇文峰就看的很重,想來那時的夏侯卓,就已透過書信告訴過太子寧知易,故而寧楚楚知道一些關於宇文峰的事。
“這個宇文峰曾經在中原某國求過學?”
夏侯卓搖了搖頭,“不知道,但應該是。”
李辰安沒有再問。
但對於大荒國和宇文峰,他卻極度重視了起來。
當派出皇城司的諜子去密切關注宇文峰的一舉一動了。
目前尚不能發起對大荒國的戰事,九陰城……現在沒有辦法奪回九陰城,因為吳國使者的談判不會有好的結果。
吳國使團回國之後,隨時都可能發起對寧國之戰。
以而今寧國之國力,根本就撐不起兩場大戰。
寧國之北,尚有燕雲關可守,宇文峰沒有率兵來攻……這裡面恐怕也有他大荒國國內的某些矛盾存在。
但吳國不一樣。
吳國太子吳謙即將登基為帝。
他若是拿下了無涯關,這可是一筆巨大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