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並沒有再進入裙樓,而是在那個老公公的帶領下,去了墨香亭。
接下來,他們將在墨香亭這個擂臺之上等待皇上傳旨命題。
亭外夜雨依舊在下。
亭下四面八方依舊是黑壓壓的寧國少年學子們。
李蕊就在其中。
她和堂姐李秋燕站在人群的最前面,距離墨香亭很近。
墨香亭裡擺著一圈的案几。
案几上擺放著筆墨紙硯。
所有參與比賽的學子們就面對著八方的觀賽者而坐,李蕊姐妹倆正好就站在李辰安的前面。
她們尚不知道這是李辰安一個人對越國十六人的局面。
她們只是覺得極為自豪,因為李家之文風,本就在寧國極為有名,只是而今這一輩再沒有出一個進士罷了。
現在,她們的堂兄,那個從廣陵城李家而來的少年郎,此刻就坐在代表著寧國文壇最有才學的少年才能登上的舞臺,這比金榜題名更有榮光。
“他就是堂兄李辰安?”
李秋燕好奇的問了一句,李蕊興奮的點了點頭,“就是他,前些日子父親有邀請他去了府上,我正好見過一面。”
“倒是俊俏,你說……他能贏麼?”
“當然,他可是咱寧國的第一才子!”
就在李蕊激動不已的時候,一名老太監已走到了墨香亭。
他扯著嗓子高聲宣讀了皇上關於這場中秋文會的命題,墨香亭外的學子們僅僅是覺得有些意外,畢竟中秋團聚是喜慶的日子,皇上卻偏偏出了個悲思之題。
墨香亭裡的越國學子們卻陡然一驚。
左岸秋與晏表等人對視了一眼,皆從彼此的眼裡看見了疑惑。
他們的心裡忽然升起了一個念頭——
這特麼的!
是不是被姬泰那老賊給騙了?
姬泰故意用了一個假的題目,讓他們這兩日為這題目絞盡腦汁的去想。
那老賊還信誓旦旦的說一定是那個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