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惠明目光,慕塵灝有感回望,以點頭示意。
“天衍都的兵長,慕塵灝。”見惠明如此疑惑神情,蘇扈於最前開口道。
惠明恍然大悟,抓著馬韁繩,說道:“這般年紀,竟真的如傳聞所說,實乃少年英雄矣。”
慕塵灝搖頭回道:“王爺言重了。”
高艱自是看了正擠在一匹馬上摟抱在一起的鶴遠白裳二人,縱馬至身旁,低聲道:“若說此人是你堂兄,我才是相信。”
鶴遠不解,側目相視。
得高艱冷笑一聲,再度開口:“溜鬚拍馬,阿諛奉承。”
鶴遠聳聳肩,說道:“我倒是想有這麼個堂兄,小王爺明白不,這輩子奢華富貴,衣食無憂。”
至盡虎關前,城郭之上,有守衛見六人縱馬而來,長矛揮動,皆是作出警惕戒備,朗聲道:“何人?”
城外是為荒郊野嶺之地,毫無人煙,不知有多久見不得零星行人來。
要麼無人來,要麼大軍至。
惠明夾馬至最前,仰面道:“吾乃惠明,還勞煩開下城門。”
守衛凝神看去,不由得大驚失色,竟真的是自家主子的二王爺。
立即是大開城門,指著兩名兵士,吼道:“快去通知城守。”
說著,已是下了城頭,快身去迎。
六人入城中,大批兵馬迎至,下馬跪身,拜見惠明王。
城守府中城守聽聞惠明王臨,立馬是出了城主府,馬不停蹄趕至城頭處。心中亦有波濤洶湧不定。
雖是武將,可他不蠢,那些個覺得自己功勞高重而自恃不恭的傢伙們,都成了孤崗墳丘,沒了脾氣。
自家主子是為惠政王不假,自是有十五城的守將為最親信,雖說是各據一方,可依然暗下有勢力分明。
最北的四城交在惠賢王手中,是為惠賢王勢力無疑,最東的惠明王亦有三城,餘下八城城守,皆是直命於惠政王,不曾站位。
可如今形勢變了些許,惠政王年紀已尊,政務裡皆有些力不從心的意思。而最被委以重任的三王爺惠武王死在了戰事裡,且小王爺惠信王年紀不足雙手之數,不得從政。
故這位子自然而然得落在了嫡長子惠賢王與二子惠明王頭上。
惠賢善治理,百姓安居富庶。惠明功高善安頓,且四王爺亦與惠明親近。
站隊之擇,再是艱難也得選出一二。
見惠明王,城守下馬而跪,高聲道:“盡虎關守將,劉洪義,見過惠明王,不曾遠迎,還請惠明王恕罪。”
惠明王下馬,親身攙起劉洪義,低聲道:“劉將軍何須這般,據這偏僻邊關,辛苦了。”
劉洪義低著頭,受寵若驚,忙道:“王爺折煞下官了。”
陡然注意到惠明衣衫血跡,頗為狼狽,大驚道:“王爺您這是。”
“無礙。”惠明擺手,亦是朝後指慕塵灝一眾人,說道:“我的一些朋友,勞煩將軍悉心安頓下,招待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