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一邊說著話,一邊眼中也都冒出了火花,內行的人都明白,這是戰鬥意志的碰撞,兩人看來都有了興致。
楊再興吩咐一聲,眾人馬上前面帶路,把楊志和戴宗引到了後面的校場,這裡是平日裡楊再興手下親兵操練的地方,就算放上數百人也都綽綽有餘,而且一應武器和器具也都十分齊備。
楊再興也不多言,下場隨意挑了一杆白蠟杆的長槍——這種槍是專門訓練用的,槍頭並沒有開鋒所以破壞力有限,而且槍桿十分堅韌,就算大力士也不會輕易損壞。
楊志也下場挑了一杆一模一樣的槍,兩人拱手一禮後,各拉長槍,鬥到了一處。
眾人看的都是目不轉睛,心中也都十分好奇,這兩位本是同宗,學習的也都是楊家槍,只不過一個是當代家主,另一個是支系新秀,大家都迫切的想要知道誰的槍法到底更厲害一些。
楊志有心試試楊再興的本事,一上來就把楊家槍法中的妙招施展出來,只見一槍挑出,就是數道虛影向楊再興身上籠罩而去,正是楊家槍的最大奧義——快!
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楊家槍能夠大宋朝縱橫多年,自然是有它的道理的。
卻見楊再興不慌不忙,眼裡覷得親切,手裡長槍迅速一撥,同樣也是數道虛影反擊向楊志的槍影,竟然一絲一毫都不慢。
只聽‘砰砰砰’數聲之後,楊志幻化出來的虛影盡數被破,而楊再興的槍影餘勢不消,繼續向著楊志扎來。
原來楊再興雖然並非楊家嫡傳,僅僅只是靠著一本抄錄的楊家槍的槍譜自己苦練,但是由於他實在是天賦異稟,這其中的難關竟然都被他自己琢磨就搞懂了,因此楊志用的絕招他都曉得,但是單輪膂力他猶在楊志之上。
所以剛才一樣的招式,他的招式威力顯然就壓過了楊志,這才出現了這種結果,這幸虧他還沒用自己那柄重達六十二斤的大鐵槍呢,否則威力更加不知要大了多少倍!
只見楊再興這邊的幾個頭領們都是大聲喝彩,不知高低,戴宗頓時就替楊志擔憂起來,想不到這楊再興端的厲害,老楊這不會馬失前蹄,楊家的嫡傳之人卻輸給了分支的人吧?
要真是這樣,勸降的話還從何談起呢?
看到楊再興不費力就破了自己的妙招,楊志也是又驚又喜,驚的是對方悟性居然如此之高,喜的當然是楊家又有人才出現,這對楊家當然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