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無疑也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整個冀州中實力最強的兩個城郡非高唐州和大名府莫屬,如今都不敵梁山,其餘的城府又哪裡還有膽量和梁山為敵?
再加上這裡面本來就有不少如太原等原本就屬於偽晉王田虎,都是葉靈帶著官兵‘光復’的,這些地方無論軍民對葉靈都極為仰慕,所以最後葉靈又讓人去催了一回之後,竟然整個冀州十三府盡數歸降。
甚至連那位州牧魏琛都不例外,他知道失了冀州自己就算討回朝廷也是個死罪,丟了女兒的太師蔡京肯定會遷怒於他,與其這樣,他索性還不如學慕容榮達那樣投降梁山呢。
而且老謀深算的魏琛也在心中再三計較過了,這梁山和朝廷孰強孰弱,最後誰能笑到最後,還真不好說啊,萬一梁山最終贏了的話,那他豈不是因禍得福?
對於魏琛的主動投降葉靈當然不會拒絕,雖然很多梁山文武官員都不屑的稱魏琛是老狐狸,牆頭草,但是一來梁山現在確實也缺乏通曉政事的官員,原有官員只要不是民憤過大的都可以留任;二來這魏琛也是浸潤官場幾十年的老油條了,關係網也是非常複雜,他若是投降,弄不好還會再拉攏一批人過來。
就這樣,繼青州之後,冀州又成了九州之中第二座完全被梁山攻略的地方,梁山和朝廷的實力此消彼長之下,勝負更加撲朔迷離。
接下來葉靈又召集麾下文武官員,討論下一步的攻略方向,大家都是各抒己見,有人說先打兗州,畢竟東京汴梁就在此處,只要能拿下這裡的話也就一勞永逸了。
也有人反對,說汴梁畢竟官兵甚多,城池防禦力又強,絕不是一舉就能拿下的,倒不如先把兗州旁邊的豫州奪下,從而進可攻,退可守。
還有人提議去打徐州,這裡盛產礦石武器裝備;也有人建議打荊州,這裡和冀州一樣,許多城池都是葉靈從偽楚王王慶手裡奪過來的,群眾基礎更好。
此外說打雍州和梁州的人也不是沒有,單論區域的話,那兩處都遠遠大於中原的這些地方,畢竟許多人心目中還是覺得地盤大才是王道。
就當眾人爭議不休的時候,一條重磅訊息突然很快傳遍了中原,荊州首府長沙府被佔,不過並不是朝廷的官兵,也不是梁山,而是一支新生勢力,這勢力由兩支聯軍組成,首領恰巧都姓楊,一個喚作楊么,一個喚作楊再興。
這個訊息不僅讓朝廷狼狽不堪,畢竟冀州丟失的訊息已經很讓他們鬱悶了,現在又多了個荊州,就連梁山上下也都頗為震驚——這兩隻‘楊’到底是從哪裡冒出來的,怎地一下子就取得了如此驚人的成績?
別看朝廷的官兵在梁山將士面前屢戰屢敗,還丟了許多城池,這隻能說明梁山——尤其是葉靈的能力太強,而不是官兵太弱,否則早就天下大亂,諸侯割據了,還能安穩到現在?
而這支聯軍不聲不響的,卻一口氣就攻佔了荊州最強的長沙府——要知道就算王慶勢力最鼎盛的時候也從來沒有染指過這裡,可見這支聯軍的實力已經超過了當時的楚王王慶,絕不可小覷。
這個訊息打斷了梁山眾官員們的討論,葉靈當即下令讓戴宗朱貴時遷等人負責的情報系統,向荊州多派人手,務必要把這楊再興和楊么的詳細情報都打探出來,這已經是一支足以影響全域性的力量了,絕對不能放任不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