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天之後:
呂布和蕭娘孃的傷情基本已經痊癒,雖然氣力大不如前,但是,已經可以跨馬馳騁了。
在蕭娘孃的授意下,呂布重新整頓人馬,並把那些降卒集中在一處,等候蕭娘孃的訓話。
除了那些戰死和逃跑的以外,降卒多達千人。
而此一番征戰,官兵損失亦逾三百之多。
蕭娘娘在呂布的陪同下走上城頭。
城下的降卒們低著頭,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會是什麼樣的命運安排,待聽到蕭娘孃的名字之後,便紛紛跪在地上。
呂布的目光一掃,忽然發現在城頭的垛口處,不知道何時被蕭娘娘安排下了數百名弓箭手。
這些人躲在垛口的後面,每個人的身邊都堆積著數十枚羽箭。
而在城下,降卒們的後面,幾乎所有的官兵都出動了,手持武器緊盯著這些人的一舉一動。
“娘娘千歲,這是何意?”呂布有些不解。
蕭娘娘莞爾一笑。
“將軍休要多問,只管跟隨本宮在城上一觀。”
呂布忽然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這些人已經歸降,而且原本都是契丹國的子民,有些人甚至還在大戰的時候反戈一擊,難道蕭娘娘要……
未待呂布再說什麼,蕭娘娘忽然把小手一揮。
頃刻間,那些躲在城垛口處的弓箭手們從城頭上站了起來,一時間,只聽到密集的弓弦聲,一排排羽箭如雨點般向城下的人群射去。
“娘娘千歲不可。”呂布大叫一聲。
可是,沒有人聽他的。
這些弓箭手各個都像是吃人的野獸,似乎只對城下的慘叫聲和淋漓的鮮血感興趣。
降卒們猝不及防,身上又無鎧甲,等到意識到不好的時候,已經晚了。
跪在前面的人如同被放倒的小樹,兩個人、甚至幾個人羅列在一起,翻滾著,相互衝撞著。
蕭娘孃的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
“將軍何不引箭射之?”
呂布的雙睛血紅,一隻手指著蕭娘娘,卻說不出話來。
蕭娘娘用手在呂布的手背上輕輕一掐,壓低聲音說了一句:“婦人之仁。”
說完,蕭娘娘不顧呂布的反對,從他的身上摘下弓箭,對著一名試圖向城上衝來計程車卒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