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將軍敢是要我大遼這一千精兵去送死不成?”群臣當中,一名身披武將鎧甲的大臣忽然說道。
這人以前也曾頗有功績,只是後來養尊處優,身軀變得異常肥胖,連自身行動都受到了阻礙。方才他請令出征,被蕭娘娘奚落了一番,心裡悶悶不樂。聽到呂布似乎有些狂妄,這才當眾呵斥道。
“南人之心不可測,還望陛下與娘娘千歲三思後行才是。”另一個大臣也顯得有些擔憂起來。
呂布側臉向兩個人看過去。
“昔日十八路諸侯擁百萬之眾齊聚虎牢,本侯尚且不懼,單騎闖營令敵喪膽,何況今日帶領千人?爾等小覷本侯,欺吾為南人,卻蝸居這荒野之地,實是可笑之極。”呂布也是被激怒了,回擊道。
這樣的話,不單單是嘲笑這兩位大臣,連整個大遼都被呂布瞬間踩在了腳下。
群臣激憤起來,可是,又礙於蕭娘孃的面子,不敢大聲爭執。
耶律賢面有難色。
蕭娘娘忽然站起,一腳踢翻了擺在面前的一把椅子。
“眾位大人,方才我等商議過,陛下也已經恩准要唐壯士帶兵出征,莫非你等要來離間本宮與陛下?”
蕭娘娘突然發起火來,眾人立刻噤聲。
“唐壯士只要一千精兵,想必是成竹在胸,其膽略可嘉,本宮也異常讚賞,眾大人休再多言,若依然有異議,可待本宮與唐壯士得勝歸來後,再來進言。”蕭娘娘做事歷來雷厲風行,這番話說得也是極其霸氣。
眾人紛紛退後。
蕭娘娘轉頭看著耶律賢。
“就請陛下下旨,本宮跟隨在唐壯士身側,若有差池,本宮一力承擔。”
耶律賢自然最瞭解自己這位愛妃的脾氣,知道即使是自己反對,也已經無濟於事,於是滿臉陪笑道,“愛妃休要動怒,眾位大人也是為了朕著想。”
耶律賢雖然這樣說著,卻並沒有立刻下旨。
一個善於察言觀色的大臣眼見著風向不對,這時候站了出來。
“臣等素知娘娘千歲智勇兼備,想必由她隨同唐壯士前往,定會萬無一失。就請陛下速速下旨,臣等在府中靜候佳音。”
耶律賢仍然遲疑著,忽然俯身向前,用只有兩個人能夠聽到的聲音問蕭娘娘道,“愛妃果真要跟隨前往?”
蕭娘娘沒有回答,卻只是淡淡一笑。
耶律賢無奈地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