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名叫禹恬。
他和唐杏兒的相識始於三年前。
眾所周知,北宋時期的科考制度很多都是延續了晚唐時期,比較嚴格。這禹恬經過了鄉試之後,很順利地來到京城進行州試,卻不想名落孫山。由於其家境不好,又處在邊遠的御州,連回去的路費都籌集不到了。
身上僅剩下的幾個銅板被他花費在了喝茶上。
唐杏兒便是與他在茶坊相識的。
這禹恬雖然已經窮困潦倒,但是,卻還是一個多情種子。
唐杏兒見他可憐,便隨口答應他,只要他能夠高中,自己寧願等候他。
此事過去不久,唐杏兒便忘記了。卻不想這禹恬卻沒有忘記,這一次再次來京城,便一心只要見上唐杏兒一面,期望能夠和她多盤桓幾日。33
唐杏兒有些發慌。
“禹公子既然又來趕考,就當在店中好好讀書,豈可在小女子身上浪費時光?若因此誤了大事,豈非又要等上三年?”
“小生自從回去之後,時時記得當初姑娘的教誨,發奮苦讀。若能得蒙姑娘兌現當初的承諾,小生此生再無憾事。”禹恬說道。
唐杏兒慌忙站了起來。
“小女子已經和開封府的薛猛將軍定有婚約,還望禹公子勿要以小女子為念。他日金榜題名,又何愁沒有好女子登門?”
禹恬一怔。
“怎麼,杏兒姑娘已經和他人訂婚了嗎?”
唐杏兒點了點頭。
“小女子當初那般承諾,亦是為了禹公子不要就此放棄,不想禹公子卻要當真,實出小女子意料之外,還望公子休要怪罪,杏兒這廂賠禮了。”
禹恬手裡的酒杯抖動起來。
“如此說來,當初姑娘只是在欺騙小生?”
唐杏兒一驚,她似乎捕捉到了來自禹恬眼中的失望,繼而憤怒。
“禹公子休要錯怪了小女子。”唐杏兒有些害怕起來,“小女子家中尚有事情,就此告辭,待禹公子高中之日,小女子定會攜我家相公一同前來祝賀。”
唐杏兒說著便要離開。
禹恬卻跳起來擋在了門前。
“此一桌酒菜只為姑娘,若是姑娘就此離去,小生恐再無心思參加州試,祈願姑娘少坐相陪,此後你我再不相識?”
唐杏兒見他說得倒也真誠,於是只好坐回到座位上。
禹恬平時很少喝酒,而唐杏兒在茶坊日久,各種場合都曾經歷過,酒量自然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