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貴兒冷笑。
“包大人只知道對兇犯如何懲戒,又豈知將死之人的心思?”
“本官只要知道姑娘之心即可。”
袁貴兒的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
“被包大人這等睿智之人所抓,小女子再無怨言。”
一杯茶的時間之後,包大人走出了女子監房。
回到府衙的後堂,包拯吩咐包財取來了一罈尚未開封的酒。
兩件酒樽緊挨著放在桌子上,包拯笨拙的抱起酒罈,將樽中倒滿酒。
一股異香緩緩從酒樽中飄出。
包拯湊到跟前,注視著樽中的動靜。
他奇怪的發現,酒在以一種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沒一會,已經消失了大半。
又過了一會,酒開始出現細細的波紋,就像是有一根極細的筷子在輕輕攪動,又或者,是有一條看不見的蟲子在裡面遊動。
忽然,兩件酒樽就像是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緩緩推動,開始在桌子上面慢慢移動。
雄樽那略顯欣長的樽體不時地在桌子上畫著圈,雌樽則緊隨其後,寸步不離。
包拯緊盯著酒樽。
按照袁貴兒的說法,酒樽所移動的路線便是直接通往另一座古墓的方向。
據說,那座古墓裡沒有人,而是當初袁術所埋藏的一批財寶。
包拯當然知道袁術,知道他是後漢時期一位頗有建樹的諸侯,雖然在世人的一片慘罵聲中稱帝,是一件極令人不齒的事情,但是,在那紛爭的時代,能夠獨霸一方,也足見其擁有著超群的智慧和膽識。
就連被後世極力推崇的劉備,不是也自行稱帝了嗎?
這樣一個雄主,其所埋藏的財富一定不可與那位西夏國將軍所藏之物同日而語。
當初,呂布和曹操攜手打敗袁術,呂布並不知道袁術到底擁有多少財富,故而,並沒有將此事對包拯提起。
眼見著酒樽裡的酒即將完全消失,包拯慌忙再次抱起酒罈。
他必須將酒樽所指引的路線牢牢記住。
古人的智慧,連包拯也覺得欽佩不已。
傍晚,陳玉娘帶著貂蟬來到了開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