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不敢領受萬歲獎賞,只要不負萬歲重託,微臣已倍感欣慰。”包拯低著頭,說道。
“包大人破案神速,下官亦是十分欽佩。”李恢說道,“只是不知萬歲喚微臣前來有何訓示?”
李恢明知故問。
“自然是關於費庸之事。”皇帝說道,轉而看向了包拯,“包愛卿,費庸雖有盜取國寶之嫌,但是必定乃是託孤老臣,況又未造成重大損失,朕有意革掉他的所有官職,貶為庶民,趕出京城。不知二位愛卿意下如何?”
包拯低著頭看了李恢一眼。
“萬歲。”李恢深諳皇帝的意圖,搶在包拯前面說道,“費大人雖有過錯,但是必定曾經有恩於先帝,且又屬皇親,如果懲罰過重,恐傷眾文武之心。以微臣之見,此事只需你我君臣三人知道即可,切勿聲張,以保全皇家臉面。”
包拯冷笑,卻並未言語。
“李愛卿之言甚善。既如此,便令李愛卿於刑部擇日判決,並一併派人監督費庸離京,不可無故逗留。”皇帝說道。
“微臣遵旨。”
“還有一事,就是那追隨費庸等一干人犯,一律也交由李愛卿的刑部,按律行事。”皇帝又說道。
“微臣遵旨。”李恢再次說道。
“對了,包愛卿,朕聽聞那個在獄中殺死費涉的兇手也已經被你拿獲,可一併交由李愛卿處置。”
包拯的身子動了動。
“萬歲,微臣有下情回稟。”
“講。”
“想那唐呂布雖然在獄中殺死了費涉,但純系誤傷,費涉乃是死在獄卒的刀下。而且,費涉等人欺騙唐呂布在先,此人氣不過,才會出手懲戒。此番微臣押解取出財寶回京,途中多仗此人保護,方得安全抵京。距此,微臣以為,可從輕發落,甚或可以功過相抵,方顯萬歲大度。”包拯說道。
皇帝皺了皺眉。
自己接下來所要提及的事情還需和這位包拯商議,一個區區武夫,是放是殺,已經無關緊要,於是點頭。
這一次,一邊的李恢對著包拯狡黠的一笑。
包拯假意未見,又將慈惠等人之事和盤托出。
“朕也曾聽說過這位西夏國的拉爾公主,未曾想此人也會出手相助,既然這樣,就請包愛卿酌情處理,可令戶部撥些銀兩,以示表彰。”皇帝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