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跟馮鬼王睡了這麼多年的小狐狸,可能還沒長出九條尾巴,但三五條總還是有的。
對馮某人心裡的那點小九九,右夫人不敢說能全部把握,但猜個大概還是不難的。
在她看來,別看馮某人說得頭頭是道,實則根本就是沒說出自己的主要目的。
費文偉又不是剛至尚書檯,他在尚書檯的這幾年,堪不堪用,別人不知道,你一個錄尚書事的大司馬,難道還不清楚?
所以右夫人說馮某人在巧言令色,並不是無的放矢。
她轉了轉眼珠子,然後放低了聲音:
“你說欲試費文偉之才,實則是欲試其脾性如何,是也不是?”
馮大司馬倒也沒有否認:
“若是費文偉當真接替蔣公,我與之共國事,自然是要先做好準備。”
大漢的大司馬與大將軍這些年合作得這麼愉快,與蔣琬的好脾性分不開的。
事實上,馮某人與蔣琬早年就已經有交集,而且交情不淺。
不說馮某人娶左右夫人,都是蔣琬作的媒。
就說當年馮某人主政越巂,蔣琬就是丞相給馮某人準備的擦屁股人——雖然最後沒能用得上。
但那個時候,蔣琬就已經與馮某人交集甚多。
更早一些,在南鄉時的事情就更不用提了。
雖說後面馮某人因為打造陌刀之事,追責蔣琬之子蔣斌,但事後證明,蔣琬並沒有因此就疏遠了馮某人。
到後面馮某人舉薦蔣斌為河東太守,以及蔣斌在上黨一役的表現,亦足以證明,馮某人絕非因私廢公之輩。
兩人相識二十年,經歷了這麼多事情,又一內一外,互為表裡,攜手共濟丞相去世的緊急時刻。
如果這樣還不能相信蔣琬,那還能相信誰?
但費禕不一樣。
馮大司馬跟費禕並沒有太多的交集。
雖說有史書記載,但史書所記的局面,與現在又不一樣。
費禕主政時,那都是安排好的,沒有人跟他搶。
更何況史書記的事情,都是旁觀者或者後來者所記,又不是當事人,總是會存在偏差。
不信看看諸葛老妖?
一天到晚就老想要佔自己的便宜。
還搶了自己五十萬緡的望遠鏡。
哪裡有半點史書記載的模樣?
還有司馬懿。
史書還記著他裝病騙曹大將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