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在聽取了整件事的過程後,大是欣慰,並把馮永引為自己最親密的戰友和最忠誠的革命夥伴。
同時對馮永將要去越雋這等荒涼之地奮鬥表達了關心之意,覺得需要有人去照顧最親密的戰友和最忠誠的革命夥伴日常生活,表示關家四郎關索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馮永得到大漢丞相的允許,這才表關索為越雋督郵,王訓、黃崇、張嶷、句扶為都尉,鄂順、高遠為軍司馬。
同時令鄂順、高遠先行前往越雋治所邛都,召集高定舊部。
又令黃崇、張嶷率一千人殿後,為他們二人壓陣,其中有三百南鄉士卒。
馮永等人則準備帶著剩下的三百南鄉士卒,從錦城出發,坐水路到僰道,與早就在那裡集合好的兩千士卒匯合,然後再向著卑水出發。
越雋太守孟琰從南中的五部都尉裡抽調了兩千人,前些日子剛剛平定了卑水,如今正在那裡等著馮永的到來。
也就是說,朝廷調了五千人去越雋平亂,這已經算得上是難得的大手筆。
如今越雋最大的叛亂部族冬渠部,號稱有一萬戰兵,實際上最多不過兩千。
更重要的是,越雋的蠻夷仍處於奴隸或者半奴隸社會的矇昧階段,雖然勇悍有加,但武器落後,組織性差,非漢軍之敵。
南中七郡的全部兵力加起來,也就一萬多一點。
馮永直接就掌握了一小半。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大漢丞相對馮永的重視程度,同時也表明了大漢丞相對馮永接手越雋抱著極大的希望。
臨行前,馮永向丞相辭行,諸葛亮特意與馮永對坐而問之:“平越雋後,其治能如南鄉乎?”
馮永想了想,答道,“回丞相,越雋不比漢中。越雋乃是蠻夷之地,夷人多而漢人少,若是想治如南鄉,只怕耗時過久。”
“多久?”
“或五年,或十年,說不定。”
諸葛亮聞言,點了點頭,“此乃穩重之言,你尚年少,如今又初掌重權,還能沉靜如此,當真不易。”
說著,眼中露出有些遺憾之色,嘆了一口氣,“我嘆惜的,也正是你太過於年少。若是你能早生十年,那該多好。”
馮永抬頭,看了看諸葛亮的斑白兩鬢,明白他的意思,終於是忍不住了,“丞相,永有一言,久藏心中,想對丞相說久矣,只是一直未尋得機會。如今臨別在即,實是不吐不快。”
“有話就直說,在我這裡,你又不算外人。”
這個話說得有些過於親密,不過馮永想了一下,自己娶了關姬,關姬與黃月英情同母女,黃月英又是諸葛亮的老婆。
這麼一算起來,諸葛老妖其實算得上是自己的半個外舅?
“丞相之職,乃是輔佐天子,助理萬機,軍國大計才是丞相所需要操心的。但永聞,丞相連杖二十這等小事皆要親覽而決,敢問丞相府內長史、各曹、參軍等,當做何事?”
諸葛亮沒想到馮永臨走前,竟是提起這事,當下就是有些意外。
只見他默然許久,才喟然一聲長嘆,“漢室傾危,我又受先帝之託,又怎敢不鞠躬盡瘁?”
“敢問先帝託丞相何事?”
“討賊興漢。”
“討賊可驟而除之乎?興漢可一日而成乎?”
“賊勢大,不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