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落一共給了三首詩。
乍一聽起來,好像不怎麼多。
但實際上,除了這三首詩本身之外,還有許多的配套“橋段”。
畢竟,葉落寫的這本《大唐詩仙傳》,從本質上來說並不是詩詞集,而是一本虛構的。
有主人公,更有完整的故事情節。
這也是為什麼剛才李文正沒直接說是三首詩,而是說“節選”的原因。
說白了,葉落給他們的,是三個中的片段。
大夥兒此時都在低頭看著眼前的A4紙。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開元十三年這個時間。
已經讀過王維和孟浩然的故事,大夥自然對“開元”不會陌生。
說起來,葉落在書中也不止一次的提及過“開元盛世”這個說法。雖然他從來沒有特意的描寫過這個盛世如何,但李文正他們這些讀者,還是能從字裡行間的行為當中,感受到這個大唐的強盛。
哪怕葉落這幾本書側重的都是文化方面,但讀者們是能夠切實感覺得到,王維、孟浩然他們所處的開元年間的大唐,比之劉禹錫、白居易他們所在的那個大唐,要繁華強盛的太多了。
繼續讀下去,大家又愕然的發現,在這一節選當中,最先出現的人物並不是主人公李白。
而是一個讓他們意想不到的人。
孟浩然!
開元18年,孟浩然即將前往廣陵。
作為其摯交好友的李白,在得知這一訊息之後,便託人帶信,約孟浩然在江夏相會。
事實上,這一段劇情,對於李文正他們這些讀者來說,並不算突兀。
因為,在之前的《大唐詩星傳》當中,葉落就曾經寫過孟浩然與李白之間的故事。
只不過,那時候描寫的並不詳細。
而且當時是以孟浩然作為主視角,讀者們只知道孟浩然在開元15年的時候,結識了一位小他12歲的詩人,名叫李白。
但現在看這篇節選,則是以李白的視角展開,而且描寫的明顯要比之前詳細的多。
別看內容總結起來比較簡單,但在葉落的當中,是有著許多細節和心理活動描寫的。
等兩個人在江夏相會之後,葉落又花了大篇幅描寫兩人是如何遊玩、相處,最終李白在長江邊的黃鶴樓上設宴,為孟浩然踐行。
席間,還有諸多的名流文士作陪,推杯換盞之後,李白寫下了一首送別詩——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終於讀到詩詞的部分了!”李文正忍不住說了一句,“葉老師的詩詞雖好,但他寫的這部分,真是顯得有些枯燥啊。”即便是他研究古典文獻方面的人,在讀葉落這些的時候,都不免感覺有些無趣。
其他人也都深以為然。
葉落的這些書,雖然名為,但實際上大多數的讀者,都是衝著當中的詩詞去的。